现在居住的小区,笔者已生活多年,这个夏天明显感觉到了许多变化,比如小区里的垃圾桶都撤了,一下子异味就没了,连蚊虫都比往年少了许多。晚上7点出来丢垃圾已成了大多数居民的习惯,垃圾分类从最初的宣传强制到如今的习以为常,很多社区工作者起初的担忧慢慢地被化解……
与此同时,依然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笔者常年骑车上下班,最近就多次在骑行途中发现小区外街道马路边的许多个垃圾桶旁都堆积着大量的袋装生活垃圾,伴随着夏日里的暖风,散发出阵阵恶臭,路过的市民无不掩鼻绕行,可以想象这大概是那些确实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丢垃圾的居民和附近的摊贩所为。路边的垃圾桶成了临时的垃圾堆放点,小区里的环境好了,马路上的恶臭多了,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象。
小区里的垃圾桶有志愿者和相关物业人员值守,即使这样还是会出现有居民不在规定时间内把垃圾袋摆放在投放点外面的情况,马路上的垃圾桶谁来管、怎么管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撤了之或是全部装上探头发现严惩显然都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执政者站在以民为本的高度,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精准破解。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过半月,居民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丢垃圾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从百姓生活的前端到社区居委的中端,再到垃圾处理分解企业的末端都有良好反馈,但这仅仅是开始,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很多,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执行力,持之以恒地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