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走村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镇编织达人边接国外订单边织爱心毛衣
韩佳怡 摄
  □通讯员 韩佳怡 记者 贾佳

  “李阿姨,昨天的花型我得再教一遍。”

  “张阿姨,这个大小需要调整。”

  在王小妹的家里,总是围着一圈人低头忙碌。在松江石湖荡镇,老阿姨们织出的一件件精美毛衣远销境外,而这些热心编织的邻里也都亲切地把这里当做“编织站”。

  王小妹爱编织,从20岁开始,便在当地编织站工作,与绒线、棒针为伍已有40余年。王小妹麻利地从袋子中拿出自己的作品向记者展示。她爱钻研,编织的花型难度高。若帮忙“打样”,仅凭一张简单的图片,就能编织出让客户满意的样衣。

  凭借多年累积的这些经验与一双巧手,她时常接到国外订单。每次接到订单时,便分给大家一起做。根据要求,花型不会的就反复教,尺寸不对就随时拆,每个“学生”都要教会为止。渐渐地,不少退了休的老伙伴都喜欢聚在这里,王小妹的家也在邻里之间变得小有名气。

  有眼光,有创意,会搭配,这是王小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王小妹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向有兴趣的人义务教授编织技巧,还通过这份巧手为爱心公益活动增添了许多创意。2017年,石湖荡镇妇联在市、区两级妇联支持下认领了90斤毛线,参与到“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公益活动,希望通过更多妇女的“巧手”,编织成款式新颖、五颜六色的“温暖牌”毛衣,送给松江当地以及新疆地区的困难儿童。“编织简单花色的毛衣需要3天,花型难一点的需要5天。”王小妹和她的伙伴从一开始就是这项公益活动的热心参与者,每年10月,大家就会暂停手上的事,为这件共同的事忙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由点及面带动乡村三产发展
老镇编织达人边接国外订单边织爱心毛衣
书院镇村民偶获国家保护动物无偿上交
耄耋知青又回第二故乡纪念围海垦荒岁月
东方城乡报走村镇A05老镇编织达人边接国外订单边织爱心毛衣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