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案例
  湖北合作社接单种田

  办公室前,来下订单、派农活的农民排成了队。办公桌上,高高摞起一堆协议书。“这个月已签了将近3万亩水稻田的种植托管协议。”21日是春分,眼下正是春耕好时节,湖北钟祥市长滩镇先锋村,占地60多亩的现代化育秧基地里,春源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朱小林忙得脚不沾地。

  前来签约的村民文德林算了笔账:自己购种施肥育秧插苗,加上人工成本,要400多元,但若交给合作社,每亩地只需350元。

  春源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300台套,其中乘坐式插秧机16台,自动化育秧生产线2条,智能植保无人机5架,烘干机10组。“从选种供肥到育秧插苗,再到病虫防治、烘干收储,我们提供全程化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种好田。”朱小林说,他带领的“新农民”已有500多户,遍布周边8个乡镇。

  程远州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去年完成销售628亿元

  从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近日召开的第四届理事会二次全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务实谋划工作、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使全系统综合能力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省供销合作社的“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

  据了解,去年,全省供销系统完成商品购进593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销售628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7.7%。

  2018年,甘肃省供销系统将自身的工作和改革发展放在“三农”大局上谋划,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去年,甘肃省县一级供销社机构已全部恢复,产业发展公司组建成立,“乡村加油站”开工建设。省供销合作社通过组建省供销集团,启动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基层改革。

  新甘

  湖南:金融活水到地头

  春雨停歇,湖南常德市桃源县郑家驿乡澄溪村的田野上,一辆辆旋耕机震耳轰鸣,来来往往翻耕土地。

  “劲儿大,速度快,3亩田半个多小时就耕完了。”顺满仓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顺达一脸笑容。

  张顺达说,这6台旋耕机是在农行贷款买的,一起还买了8台收割机、9台烘干机和两台洒农药的无人机,“有了这些‘铁牛’,一亩田能节约50元。”

  张顺达的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当时只有5个合伙人,这几年在当地农行贷款支持下,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现已吸收周边7个村的种粮大户111人,专门从事水稻规模化种植。

  今年以来,湖南省各金融机构优先安排春耕备耕信贷资金,主动对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截至目前,仅农行湖南省分行就有20多亿元资金投向春耕领域。

  万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在成长
地方案例
农机“黑科技”见证农业时代发展的印记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地方案例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