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通讯员 姜辉辉
本报讯 近来,松江新浜镇文华村变得跟从前有些不同。像城里的很多小区一样,外来车辆想要进村,会被道闸“拦”住,在平安岗亭登记后才能进入。“这是我们新设的平安岗亭,加装了车辆识别系统。”平安志愿者李文峰介绍,对于没有录入系统的车辆,值班员要询问登记后才能放行。
不仅如此,村里还新安装了高清探头和广播系统,门岗配备了可视对讲机,村平安联创中心配备实时图像传输巡逻定位车辆。作为新浜镇综治办牵头落实的一项新型治安管理模式,今年5月,新浜镇率先在文华村试点村庄“小区化”管理,未来,这样的“小区化”治安管理模式或将在松江符合条件的村庄推广。
村庄为什么要推行“小区化”管理呢?该镇综治办主任汪文武表示,文华村地处新浜镇东,东西向的叶新公路从村南部贯穿,沪昆高速公路从村西北斜穿。这样的地理位置让文华村成了青浦、金山、浙江嘉善与松江之间的交通汇集地,加上原先技防物防建设相对薄弱、村内常住人口大部分是防范能力较差的老年人,给治安防控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文华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泾圩自然村出入村庄的道路只有一条,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另一个五小自然村有多条道路,目前,实施半封闭式管理。采访时,临近中午,一辆公交车在道闸杆前停留几秒后,沿着村干道驶进村庄。须臾,一辆小型货车行驶至村口,道闸杆却并未自动抬起。这时,平安志愿者从岗亭内走了出来,询问并做好记录后回到岗亭,道闸杆随即抬起放行。文华村党总支书记吴雪平告诉记者,村子的西头还有一个岗亭,12名平安志愿者都是村民,进行24小时轮值,“目前出入村子的汽车日均有70辆次左右,有数据可查,治安效果明显提升了。”
文华村实行“小区化”管理后,村民安全感多了。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文华村的刑事发案率下降了60%,各类安全事故下降了45%,村民安全感由35%上升到87%。在过去,偷盗多、赌博多、偷倒垃圾多向来是村民和村干部头疼的问题。仅今年1-4月,村内就发生了4起偷盗家禽案件,接到赌博举报5起,年初的时候还发生了一起在农田边偷倒泡沫垃圾的案件。据了解,赌博的多是外来人员开车进入村子后,躲在涵养林里进行;偷倒垃圾的案件,被监控查到是一辆厢式货车,但由于证据不足,最终只得不了了之。“自从有了门岗、道闸、监控和值班人员后,那些不法分子就不敢再来了。”村委会工作人员黄金弟说。
除了布设安全设施之外,在村口岗亭、乡村警务站周边,还将建有小花园、小茶馆、小厕所、小食堂、小药箱等,一系列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完善,将让文华村在田园阡陌风景中增添社区化的服务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