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士杰 蔡筱茹
记者 曹佳慧
他们是谁?原来,这群人是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自推行新一轮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以来,已有34000余名村(居)民正式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1+1+1签约,签约村(居)民能享受到多种医疗惠民服务,累计服务百姓33.6万多人次。”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伟副主任介绍说。
用关爱赢得信任
即便微小得如同每天清晨树叶上的一颗露珠,仍然坚信能折射出无限的光芒,以自己的行动,为社区居民的安康释放出全部的能量。9月3日,是家庭医生刘芳和助理进临东居民区服务的日子,签约居民早早等候着他们的到来。签约居民因为刘芳“颜值高、学识高、技术高”,都称她是“三高医生”。从医20年的刘芳是全科副主任医师,在她看来,为医者,医术和责任是第一位的。在做家庭医生的十年里,她有过困惑,也吃过闭门羹,但她凭借医术和责任,用关爱赢得了信任。家住临源一村77岁的顾阿公多年前因患大面积脑梗处于植物状态,两年前签约之后,他成了刘芳时刻牵挂的服务患者。刘芳为老人申请了家庭病床,将原本需要到医院完成的更换导尿管、胃管、冲洗膀胱等治疗“搬到”了老人家里。不仅如此,刘芳还坚持每周到老人家里查房,插管、冲洗,不顾脏臭,从不嫌弃,她的举动,拉近了自己和患者的距离,更赢得了患者家人的信任,患者家人特意赠送“全心为民,医德高尚”的锦旗。仅今年以来,刘芳和她的助理就收到患者的四面锦旗和五封表扬信,去年刘芳还获评中心优秀家庭医生一等奖。
以真情守护健康
对于南圩居民区耄耋老人曹崇贤来说,家庭医生许东晴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守护人”。“我的命是许医生和居委干部及时送医院抢救过来的。”曹崇贤老人说起这件事,至今仍眼含热泪,心存感激。今年3月9日晚上,老人突感头晕不适,全身发抖,由于家中一双儿女都在市区居住,老人本想熬一熬,不麻烦别人,老伴不得已给居委干部打去电话,居委干部马上联系许医生,寻求上门服务。当许医生赶到老人家中检查时,一量血压190,当机立断,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就诊,到达医院再作检查时,老人的上压已经升高到了220,瞳孔已经开始放大,经过一番抢救后,老人的血压才降了下来。确定老人病情脱离危险已是深夜两点,许医生居委干部终于放下心来。事后,老人把珍藏几十年的,自己参与编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图片展》的复印件赠送政府,以表感谢之情。
这个家庭医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像许医生那样,进家入户,服务患者。“患者的微笑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居民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荣耀,让患者活得有尊严是我们最高的目标。”作为家庭医生一员的谢丽锋这样说。
处方多跑路 百姓少跑腿
临源一村85岁高龄的胡阿公因患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病,需要定期到市第六医院金山分院看病开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年过八旬的老人每次去医院排队挂号、配药领药都像“长征”一样艰苦。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开展延伸处方服务后,给像胡阿公一样定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患者所需的药物,通过家庭医生直接从平台上把市级医院的药,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开药,再由药物供应商把药物送到患者手里,为患者省去了排队、奔波之苦。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实施两年多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延伸处方两千多张。延伸处方不仅让居民看病配药更方便,价格上也有明显优惠。胡阿公说,延伸处方能让他每个月节省五十多块钱。“让处方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延伸处方给社区居民配药带来了更多便捷,让居民真正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民生福利。
据悉,家庭医生已覆盖朱泾镇内29个村居、4个养老院、6个日间照护点。刘芳、许东晴、谢丽锋医师是这个55人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代表,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服务细心、业务熟练,给患者开出全天候的“关爱”处方,用耐心、热心、同理心赢得患者的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