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崇明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崇明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崇明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崇明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栽培食用菌 秸秆有了新“用法”
■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查看菌种生长情况
  □通讯员 咸明 周天舒

  去年开始,崇明区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辅助大球盖菇种植,一年多来,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今年,建设镇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力度,用于多种食用菌的栽培,进一步改良土壤,实现秸秆的清洁化、生态化利用。

  在建设镇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智能化的机器将农作物秸杆、麸皮、木屑三种材料组合加工成一个个菌包,包装好的菌包经过高温灭菌和冷却后,输送到恒温无菌车间,技术人员再将液体菌种注入菌包。经过40天的培养,这些菌包将成为大球盖菇的菌种。

  据负责人李青恩介绍,这条现代化的食用菌包生产线,可实现高效生产与种植的智能化管理,提升食用菌种植现代化水平。“培养能力日产1万包、2万斤左右,能满足200亩的菌种需求量。”李青恩说。

  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种植林下食用菌。去年,基地在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市林业总站和建设镇等多方支持下,利用3200多吨稻秸秆,种植了170多亩大球盖菇。接下来,合作社将扩大种植面积,计划利用秸秆种植1000亩大球盖菇。

  据了解,种植一亩大球盖菇需要消耗18吨左右秸秆。“大球盖菇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分解秸秆能力,把秸秆分解之后,经过菌丝发菌,可以将秸秆变成有机肥,用于还田修复土壤。”李青恩说,“还会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纤维含量。”

  笔者还了解到,建设镇自2012年起,就与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展开合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今年,建设镇还将试点“食用菌+绿肥+秸秆”的大田栽培模式,真正实现秸秆的生态化利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特稿
   第A05版:信息
   第A06版:关注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版
农机种田有点酷,农机手却有点少
湖南政企合力推动 信贷担保帮扶农业
浙江绿色防控 走在全国前列
栽培食用菌 秸秆有了新“用法”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栽培食用菌 秸秆有了新“用法” 2018-09-11 2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