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穗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危害的时期。“三病三虫”即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四代稻纵卷叶螟、四代稻飞虱、螟虫是水稻穗期的主要病虫害,且近年来部分田块水稻穗腐病发生有上升趋势。望根据本地水稻病虫发生实况,结合品种抗病性、水稻生育期、气候等因素,布置好穗期病虫防治,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病虫发生情况

  1.稻纵卷叶螟

  (1)田间赶蛾及灯下虫情:根据各点赶蛾情况,松江区四代蛾量从8月21日明显上升,8/21-30日全区平均每日亩蛾量777头,最高石湖荡点平均每日亩蛾量达2670头。8月20日晚开始各点灯下也出现蛾峰,8月20-29日平均每日单灯诱蛾504头。

  (2)田间虫卵量:据松江区植保科8月30日调查,平均亩虫量0.14万条,最高1.4万条。平均亩卵量为0.93万粒,最高2.8万粒,以1-2级卵块为主。四代纵卷叶螟将直接危害功能叶,对水稻产量影响巨大,请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2.稻瘟病、稻曲病

  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发病轻重取决于抽穗期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用肥水平等因素。近几年来两病有回升趋势,特别是穗颈瘟在水稻优质品种上发生危害较重,若后期天气有利,穗颈瘟发病风险较大。据气象部门预测,穗期出现连续阴雨寡照且温度偏低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对稻瘟病病菌侵入十分有利,该病仍有发生流行的可能。

  3.螟虫

  据各点观察,大螟、二化螟灯下数量不多,但连续出现。一般螟虫孵化与我区大面积水稻破口时期较一致,且水稻破口期是蚁螟最易侵入时期,将直接造成白穗,致使水稻减产。

  4.纹枯病

  经过前期防治后,面上纹枯病总体防效较好,病情得以控制,但田块间差异较大,部分密度过高、搁田不到位、追肥较多、防治质量较差的田块发病较重。据区植保科8月30日系统调查,纹枯病平均病株率1.22%,最高7.09%;平均病情指数0.24,最高1.42。同期自然观察圃病株率达44.11%,病情指数10.62。

  5.稻飞虱

  (1)灯下虫情: 据佘山测报点灯下观察,8月20-26日白背飞虱、灰飞虱出现灯下小蜂,累计分别为193头、79头。

  (2)田间虫卵量:据松江区测报点8月30日调查,白背飞虱平均亩虫量0.16万头,最高1.08万头;灰飞虱平均亩虫量0.04万头,最高0.24万头;个别田块有褐飞虱发生,亩虫量0.12万头。白背飞虱平均亩卵量0.6万粒,最高田块5.6万粒。

  防治意见

  1.防治范围:全部水稻田

  2.防治对象:主治四代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四代稻飞虱,兼治螟虫等。

  3.防治药剂:亩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宝剑)50ml+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40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

  绿色食品认证的水稻,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福戈)15g+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禾技)15g+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

  注:松香粳1018等优质品种及各种子基地,隔7天后再单用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0g,预防穗颈瘟。

  注意事项

  1.当处于多雷阵雨季节,喷药一定要在早晨用药,药后4小时遇大雨须立即补治。防治时要求大机大水量进行喷雾,确保受药量,以保证防治效果。

  2.用药时田间要有3-5cm水层,药后保水3-5天。用药后应避免药液及田水直接排入鱼塘、虾塘等水产养殖的地方,避免造成鱼、虾、蟹死亡。

  3.喷药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杨决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特稿
   第A05版:信息
   第A06版:关注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版
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热线答疑
9月沪郊桃树管理举措
夏秋交替季节猕猴桃管理新思路
东方城乡报热线B02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018-09-11 2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