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确保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部署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就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深刻领会上级要求,准确把握乡村发展的新局势,实现基层治理规范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经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其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一线的“领头羊”,怎会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改变农村的面貌呢?但由于他们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资金、地域的局限,在开展各项工作中深感无奈。许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虽然是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在新兴产业面前却往往无从下手,存在短期思想、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
笔者认为,基层治理需要培养“专业化”的村干部。只有提高村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好党建、致富增收、群众工作、民主管理、廉洁自律等“专业化”能力,才能增强他们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思路决定出路,很多村党组织书记缺少的不是经验,而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只有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培训中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会干事”的问题,才能促使其将知识带回自己的岗位,更好地进行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