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跟随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来到南河菜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棚里,合作社理事长、专防队队长丁新民拿来“工分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合作社成员挣的工分。他说:“我们用高效施药的器械为村里农户提供服务,不需要农户出钱,而是将劳作时间换成工分,等合作社需要人工时,由农户花费同等时间到合作社劳作。”
老丁介绍,在合作社推广蔬菜病虫害专业化服务之初,有偿服务的方式并不受到村民认可,这对专业化服务的推广力度打了折扣。为此,合作社开始探索尝试“以工换工”的方式,接受服务的农户每亩地计时半小时,多次施药的服务时间累加计算。当合作社需要劳动力时,农户到合作社进行栽苗、吊秧、蔬果、拉秧等农事活动,以此偿还自家享受专业化服务的工时。
“专防队使用高效常温烟雾机施药,比常规的背负式手压喷雾器农药利用率提高20%~30%,作业时间由每亩2~3小时减少到10分钟,效率提升,这是专业化服务‘以工换工’能够推广的一个关键因素。”北京市植保站蔬菜科科长李云龙表示,“以工换工”的优点一是减少直接投入,二是降低了专业化服务队成员劳动强度。
对此,南河村农户吕五军算了一笔账:“我家种了两个西红柿大棚,原先打药都是背着小喷雾器,打一次需要大半天时间,又热又累。现在有了专防队,10分钟就打完一个棚。等合作社忙不开时,我就过去帮忙,比原来轻松多了。”
北京市植保站副站长郑建秋介绍说,在目前我国蔬菜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的情况下,公司型服务模式本身存在防控运行成本相对高、利润低和散户防控风险大等问题。如果依靠政府补贴发展,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果没有补贴,农民很难掏钱开展服务。而合作社型蔬菜病虫害专业化服务不存在公司运营压力,可就地为社员服务,更易大范围推广应用。同时,服务的效果和数量有农户进行监督,实施效果更有保障。
为此,今年北京市植保站将分别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选择建立2个合作社型专业化服务示范区,扶持组建6支合作社型专业化服务组织,示范面积1200亩以上。以此项目为抓手,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会等形式,进一步推进三地合作社型蔬菜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持续提升三地合作社的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保障京津冀蔬菜安全供应。芦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