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向农村输血的重要途径,“输血”输入的是具有一定本领的大学生人才。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在推动城乡人才的逆向流动,就是要向农村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
但是,大学生村官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却遭遇了不少尴尬,因为对于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分工都还不明确,导致他们常常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无法融入村级组织核心,也就无法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大学生村官没有晋升空间,也让不少人把它当作了个一个“过渡期”,无心干事。
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对于乡村振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要留住这些人才,让他们真正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从制度上保障“村官权益”,譬如根据村一级治理需要,合理划分职能职责,让大学生村官有事可做;或者加快人才递进制度建设,让大学生村官在乡村燃烧青春的同时“有盼头”。
刘葭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