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召开的金山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金山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持续发力,政府服务企业能级不断提升,为金山区转型发展带来蓬勃的生机。
“三个集中”提升效率能级
30分钟内完成办理
3月31日,金山区颁发出全区首张“一窗通”营业执照,上海重源宝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圈感慨,距离他在网上提交企业设立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才过去了不到3个小时,这样高效的服务实在让人“惊喜”。
一组数据显示:到今年1月底,金山区共有市场主体22.3万户,市场主体总数位列全市第三。在探索更好地为这些企业服务上,金山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行政审批权力下放成为提高效率迈出的重要一步。
早在2016年底,金山区就在23家职能部门设置了行政审批科,推行“三个集中”原则,即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管理向“一个领导”集中、审批人员向“一个窗口”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完善,各部门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成绩效果显著。如,金山区文广影视局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启用审核合一、一审一核、受理审查核准并行的审批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则从“三个最多”服务理念出发。即“最多跑一处”,率先实现行政审批三个集中、行政审批路标式服务;“最多跑一窗”,建立起综合受理机制和提前服务机制;“最多跑一趟”,打造“即时受理”新机制、“政企合作”新模式和“全程网办”的新路径。
此外,具有快速通道属性的“即时办结区”成为金山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亮点。金山区建立“即时受理”新机制,对适用简易登记程序的企业住所变更、名称变更、分支机构设立注销、非特化妆品备案、食品经营许可延期换证、特种设备开工告知等21类66项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现场受理,当场发证”,办理时间30分钟内即可完成。
“定制化跟踪指导服务”模式
精准贴切服务企业
从2013年开始,金山区工商局就以注册许可分中心的形式,将市场准入窗口延伸到各街镇工业区,2017年更是将注册许可分中心升格为“e动工作站”,将“互联网+政务”“政企合作”等工作理念引入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营商服务模式也更加灵活。
去年底,上海统一企业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想要增设一条饮料生产线。该设想一经提出,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就为其提供了“定制化跟踪指导服务”,从厂房图纸设计之初就开始介入服务,全程跟踪企业的场地布置、设备采购、工艺流程等环节,最终确保企业各项达标实现规范化生产,获得准入许可。
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小到一个垃圾桶位置的摆放、细到生产车间一扇大门的开启方向都会关乎到食品质量安全,牵涉到生产企业是否可以领到经营许可证。这样提前介入指导服务,既可以让企业规范生产、少走弯路,又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取得多赢的效果。对企业来说无疑是真正实现了“服务到了需求上”。
据悉,2017年度这样已经享受提前介入服务的企业,食品生产类有83户,餐饮服务类企业1300户,工业产品生产企业3户,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精准贴切、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