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教材“飙升的古诗文”应发挥育人价值
  【事件回放】今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本次“部编本”教材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微博热帖】

  @王营:学了就要用,学了不用等于白学。有一些语文工作者认为,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所涉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实用性不强。但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面对大体相似的问题情境,大多会产生相同的想法,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关键是想不想用,怎样用。

  【编者观点】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此次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虽然古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比如在整个小学中,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但古诗文课文总数也只有30%左右。一些人担心中小教材会被古诗文完全占据,而只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却无法学习白话文,这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担忧显然多虑了。古诗文虽然在小学教材中大幅增加,但仍然只占所有课文的少数。现在的大幅增加,对应的是以前的教材所占的古诗文比例较少。

  以前更多担心小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涵义,所以古诗文选得相对较少。现在来看,小学生处于人生第一个吸取阶段,他们接受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通过让他们熟读背诵古诗文,能够增加他们的识字感、文学审美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优秀的古诗文还传递着传统美德与礼仪,让孩子从小熏染于传统文化,对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也很有帮助,这同样也是在对孩子加强素质教育和德育。

  近年来,国内不断掀起“汉语热”、“国学热”,各地各类“国学馆”、“儒学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去学习儒学、国学,《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是屡受观众追捧,斩获高收视率。语文教材大幅提高古诗文比例,正是顺应时代需求,这也能体现民族文化自信,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有利于进行文化传承。

  在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的比例后,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要保证教师能够真正读懂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还要避免孩子陷入“背死书”中,要懂得灵活教学,要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古诗文讲解中穿插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更要让古诗文发挥出真正的人文价值,让孩子从中不仅感受到古诗文的美,还能从中有所教益,能够开拓视野,能够滋养心灵,引导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虽然增加古诗文比例对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但语文教育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要达到“立人”的目的。而当语文教育得以最大化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古诗文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也能最大化发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才应是语文教育的内核。所以语文教材“古诗文比例飙升”的最终落点还应在“立人”,要围绕于此做好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人物
   第A03版:一周
   第A04版:健康
   第A05版:东方绿墅副刊
   第A06版:倾诉
   第A07版:初恋
   第A08版:写作
   第A09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A10版:禁毒
   第A11版:民生
   第A12版:浦东
2017上海科博会亮点多、挑战多
84.9万个,上海居住类停车位缺口!
上海中环绿廊初见规模 立体景观吸引周边居民
图片新闻
人民日报刊文谈“差评医院食堂被拘”:权力滥用
上海市公积金中心本部将搬迁 办业务请尽量避开这几天
热议
京沪高铁9月21日起提速 上海出发4.5小时直达北京
语文教材“飙升的古诗文”应发挥育人价值
虹桥T2停车库启用电子发票
“处暑”时节 爽秋还在路上
东方城乡报一周A03语文教材“飙升的古诗文”应发挥育人价值 2017-08-25 2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