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看到,丽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00多亩土地上,种有80多万株茶树,品种以大红袍为主,也有少量的金骏眉、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这些茶树全部来自原产地。据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茶树移栽后,经过合作社精心栽培,今年的茶树长势良好,此次采摘的春茶预计总产量能达到2000多斤,今年茶叶价格比往年略有上涨。
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里,上海的气候、土壤并不适宜茶叶的生长。“得泉茶”填补了上海茶叶大规模种植的空白,为上海市民品尝新茶增添了一款新品种。早在2010年初,上海丽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为了实现在上海种茶的想法,对浦东、青浦、松江、金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金山下坊村远离工业区,日照、雾期、温度、湿度都与浙江、福建相差不大,对茶树的连片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能适应茶苗生长。
2012年10月,张杰从福建山区以每株2.1元、耗资168万元购置了80万株优质茶苗,开启了上海农田种茶的先例,成为上海特色农业的新亮点。为种出品质一流的好茶,张杰对农田进行深翻,开挖大明沟和渗水沟,从浙江长兴茶园购置了4.9万吨山区黄土,耗资465万元,并委托杭州茶叶研究所对土质进行检测,将黄土深埋60厘米左右,以改良土壤结构,重点是降低地下水位,再造茶苗生长环境,使茶苗犹如生长在山间。
如今,“得泉”茶已成为枫泾本土一大茶文化品牌,茶园与杭州茶叶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密切合作,经过4年努力,成就了这一“上海本帮茶”。得泉茶采用迟芽种,在清明之后采摘。虽说选用的是大红袍的种苗,但是,张杰在制茶工艺上,根据上海本地市场的特点,做了一些创新。据介绍,该茶园主打的“得泉”青茶整个制作工艺沿袭大红袍制作古法的基础上做了微调,今年的得泉茶采用轻发酵,将传统大红袍30%红70%绿的发酵程度改变为15%红85%绿,即15%红边,中间仍然保持85%的叶片黄绿,这让茶叶更加偏向绿茶的口感,清香之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清醇;相较于大红袍的玛瑙色,“得泉茶”的汤色更接近于琥珀色。
据悉,枫泾镇未来有意将把茶园与城市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沪上首个茶文化旅游基地。茶园将打造配套采茶民宿;推出丰富多彩的“茶宴”服务,设计茶树枝熏鸡、茶叶包饺子等绿色菜系;开发茶叶礼品、茶具等系列茶产品;提供茶道教学、茶文化学习等活动,进而打造上海“茶文化”的新景观。
文/摄记者 杨清悦 制图/赵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