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亲们的“庄户列车”
  在山东淄博到泰山之间,每天都会有一列7053次火车风雨无阻地穿行。它是我国行驶速度最慢的火车,全程184公里,票价只有11.5元,站与站之间的票价仅有1元钱。别看这硕大的火车头后面只有4节车厢,它却是沿线山区百姓进出大山的主要交通工具。小到购买油盐酱醋,大到走亲访友、赶大集,都离不开这趟绿皮小火车,当地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庄户列车”。

  这条线路已有4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为了方便铁路职工上下班而设的通勤车。随着周边村庄增多,这趟绿皮火车渐渐成了村民进出大山的主要交通工具,深得沿途百姓的厚爱。

  从黑旺站上车的徐大爷,用蛇皮袋满满当当地装着土特产。对于能够坐车进城,他脸上洋溢着朴实的喜悦:“俺们山区老百姓坐汽车不方便,出山就靠这绿皮车了。”李女士接着徐大爷的话说,“这车很‘亲民’,我从淄博到源迁走亲戚,早上出发,下午四五点钟就可以返回”。

  位于淄川太河镇北牟村的北牟站,是7053次列车旅客下车较多的站点之一。村民高明铸说,“附近几个村没有直通外界的公交车,这个小火车就成了大家出行的公交车”。

  假日期间,“庄户列车”更热闹了,每节车厢都坐满旅客,仅淄博站就上来1100多名乘客,是平时的2倍多。放眼望去,车厢里除了村民的大箩小筐外,皆是钓具、大背包、登山杖、照相器材等户外装备。“这是一列名副其实的深山旅游专列,沿途经过的岳阳山、马鞍山、搁笔山、青龙山、大寨、小寨等,风景都不错。”今年59岁的王绪禄对这趟小火车赞不绝口。今年“十一”期间,他带上亲朋好友16个人,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53岁的赵新华是这趟车年龄最大的列车长,在这趟慢车上,她一干就是35年。“刚上班时,村民见了我叫‘闺女’,现如今,一上车管我叫‘大妈’了。”赵新华打趣道。

  35年、184公里的山路,59个涵洞、56座桥梁、22座隧道,赵新华对沿途熟得像自家的楼道。她和沿线的乘客结下了深厚亲情,谁家闺女考大学,谁家儿子找对象,她都一清二楚。她和这趟车、这条路已经融为了一体。这趟车除了淄博、莱芜东、泰山几站卖票之外,其余站点都是和公交车一样上车买票。客流量大时,赵新华一天最多要补900多张票。列车沿途经过23个车站,全程5小时52分钟,一个往返停靠46个站,赵新华每天要上车下车92次,至少工作12个小时。车速虽然慢,但三品检查、口播到站、给旅客送水等服务,赵新华一样都不敢懈怠。

  “有时候,车票收入还不够列车运营成本。但是,能给群众带来方便、实惠,我们就很欣慰。”赵新华说。          王金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河南武陟县农村“众筹养老”观察
湖南将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宁夏建成29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安徽泗县新乡贤“抱团”助力乡村治理
乡亲们的“庄户列车”
东方城乡报生活B06乡亲们的“庄户列车” 2016-11-08 2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