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5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新体系、新机制、新措施——~~~
25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新体系、新机制、新措施——~~~
25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新体系、新机制、新措施——~~~
25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新体系、新机制、新措施——~~~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5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新体系、新机制、新措施——
“三新示范”蹚出现代农业建设新路
  农业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在2013年选择了2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张合成介绍说,3年来,25个试点示范区积极探索建立“四化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风险防范新措施,为全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托牛所”勾勒经营新体系

  杜爱丽是新疆呼图壁县一家“托牛所”的老板娘,此前一直从事小规模奶牛养殖。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牛奶价格直线下滑。杜爱丽也遇到事业瓶颈,牛奶卖不出去,被大公司拒收。但与之成对比的是,那些体量大的养殖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轻一点。

  杜爱丽由此意识到,个体户议价能力低,规模化养殖才能够提升抗风险能力。2009年,她和丈夫成立一家合作社,以“托牛所”的形式,托养周边农户家的奶牛,统一养殖、管理。生产的牛奶除向乳品加工企业供应外,也作自用,开设了11家“兴丑鲜奶吧”,专卖自产的新鲜牛奶、酸奶等奶制品。

  “托牛所”打开了杜爱丽的财路,也鼓起了周边牧民的腰包。“农户托养一头牛一年分红3000元,5年合同期满后,又可以领走一头新牛。”杜爱丽说,目前“托牛所”共有1680头牛,81户委托。

  “托牛所”的出现,在呼图壁县并不意外。这个地处天山北麓的小城,正举全县之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主要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呼图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县委书记孟凡刚说,目前全县共有家庭农场336个,农业种植公司10家,农民合作社1094家,农民入社率达65%。

  农业生产组织化是各试点探索的着力点之一。吉林省榆树市积极引导农业生产向土地合作、资金合作、品牌合作拓展,逐步完善了土地托管等7种经营模式,去年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7.6%。安徽省庐江县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3年来,全县龙头企业与经营主体“一对一”签订生产订单3500余份。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调研认为,以上示范区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户和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业生产由小规模单家独户生产向大规模组织化生产转变,对其他地区很有借鉴意义。

  ●联合授信孕育投融资新机制

  湖南省华容县禹山乡张胜家庭农场经营320亩水稻,自己的积蓄加借来的钱刚够维持生产。去年农场急需建设晒场和仓储烘干设备,张胜说,当时已是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授信贷款启动后,张胜获得了20万元的贷款,不但修建了晒场和仓库,还买了烘干机,他开始筹建自主加工打米厂。

  让张胜事业起死回生的是华容县探索开展的联合授信贷款。该贷款由县财政出资在金融机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县邮储银行、农商行等为信贷主体,银行和县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办公室联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保险资金、惠农补贴等各类奖扶资金作为收入权益质押,与政府的风险补偿基金联动,形成风控机制。一旦发生违约风险时,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权益先行补偿,不足部分再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和承办银行按4∶6比例分担。

  随着授信贷款的启动,银行拓展了服务面,加上政府的协调和风险补偿基金的约束,授信贷款实现了良性循环。据当地有关部门估算,平均每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降低成本2.7万元。

  无独有偶。黑龙江省肇东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茂源融资担保公司,并推动银保合作范围,使公司总体政策性融资担保能力增加到3亿元。河南省永城市成立了永城市现代农业促进会,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形成风险补偿资金,与国开行合作,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各试点示范区通过财政撬动金融资本,依托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组织构建各类农业投融资平台以及贷款担保平台,通过促成银保合作以及探索财政投入与信贷资金结合的新模式提高了融资能力和贷款担保能力,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洁说。

  ●全周期保险折射风控新举措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15元就能给一头仔猪买保险,财政补贴12元,养殖户实际承担3元,真是太值了。”重庆市荣昌区陶然居猪场负责人说。自2014年7月荣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仔猪保险试点以来,累计参保仔猪达40万头,为养殖户挽回损失450万元。“此前实施的能繁母猪保险,降低了母猪疫病的损失。”畜牧局负责人说,考虑到仔猪比较难养活,给仔猪买保险,通过核实后最高可获得300元理赔金。

  长期以来,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利用金融工具破解这一难题?该区创新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此项保险试点以来,财政投入350万元,撬动风险保障7550万元,为养殖户挽回损失380万元。该险种已在重庆市推广,纳入市级保险补贴。

  如今,从能繁母猪保险到仔猪保险,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到运输保险,荣昌区完成了猪从出生到出售,从仔猪、育肥猪到种猪的全覆盖。畜牧养殖由分散养殖逐步向“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合作方式转变,有效防范了市场风险。

  各地在原有的政策性保险品种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保险新品种,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辽宁省盘山县在原有水稻、棚菜保险的基础上,新增玉米和河蟹等特色农产品险种;水稻、设施农业保费农民自缴部分由此前的20%和50%,降低到全部由县镇两级财政全额补贴。陕西省富平县与中航安盟、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三三制”农业保险机制,对规模经营主体实行主体单独投保、单独理赔、缩短理赔周期,2013年以来先后理赔受灾损失约500余万元。

  张合成认为,各试点示范区在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创新力度还不够。很多试点示范区缺乏商业化融资和投资担保意识,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也有待增加。针对农产品保险种类的覆盖范围还有待拓宽,一些自然因素导致的农产品减产、农产品品质降低等损失还没有纳入保险范畴,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乔金亮 李华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三新示范”蹚出现代农业建设新路
国务院严禁层层加码搞数字脱贫
四川成立土壤治理修复专委会
河南去库存出大招年内出台 “农民安家贷”细则
东方城乡报改革B04“三新示范”蹚出现代农业建设新路 2016-11-08 2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