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阳绿色农业步入黄金季
  正值水稻收获季节,来辽宁沈阳创意农业公司观赏稻田画的游客,都能得到公司总经理赵爱军的特殊赠品。“稻田画带来的附加值不仅是旅游。”赵爱军介绍,稻田画是沈阳沈北新区现代创意农业的一个窗口。景区内设有“农事学堂”,鼓励人们走进田园体验农事作业,城里人可以现场体验割地、插秧、手工玉米脱粒等活动,为绿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城里人最关注食品安全,我们这里有远程监控,市民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耕作实况。”

  赵爱军说的这些,是沈阳市利用信息化技术保障绿色农业的一个缩影。沈阳市发布了《主要粮食作物绿色防控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提升绿色农业管理和环境监测能力。在现代农业示范带采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防控病虫害,全域实现无害化生产,推进生态绿色农业发展。

  比如在玉米和水稻田间,采取释放赤眼蜂、设置诱捕器和智能太阳能杀虫灯等技术措施,有效遏制了虫害发生,实现全域绿色防控。仅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两侧95万亩玉米,投入的绿色农业总防控资金就超过900万元。

  仅有这些硬措施还不够。辽宁今日农业公司负责人王越讲述了过去的苦恼。10多年前,该企业就开始尝试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树莓生产。没想到这个全国最早生产加工树莓的企业最先尝到了一些苦果。为啥呢?跟农民签的订单合同只对公司起到了约束作用。为了提高产量,有些农民半夜里偷偷施化肥打农药,严重削弱了国产树莓的国际竞争力,“健康果王”树莓经常卖出“萝卜价”。为了从根子上消除彼此不信任,企业流转了农民手中的土地,吸收农民到企业工作,企业与农民的关系由合作变为雇佣。现在,沈北新区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树莓工厂化育苗中心,生产的树莓80%出口到欧洲、北美地区。

  让沃野千里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丰收成果就地转化增值,是沈北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辉山乳业摒弃一家一户的分散养牛模式,建起了全国最大的自营牧场,建起了从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繁育到乳品加工的全产业链,还建起了“从草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有了食品安全这个底线思维,现代农业才能叫响品牌,也才能创造出更高附加值。              孙潜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膳食平衡”土地才能“减肥”增效
农业部会同两省联合执法清理整治“绝户网”
河南行政机关红头文件要将官话译成白话
沈阳绿色农业步入黄金季
东方城乡报改革B04沈阳绿色农业步入黄金季 2016-10-11 2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