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诊断特征】
黄瓜圆斑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片染病,先从下部老熟叶片上开始,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病斑扩大到10毫米左右时变为淡黄褐色,病斑表面生有黑色的霉层。当发病环境条件适宜时,出现急性圆形大病斑,初发时周缘水渍状淡绿色,受粗叶脉限制,病健交界有黄褐色的晕圈,病斑大小多数为10~20毫米,最大疔达到30毫米左右,随病情发展稳定后,病斑中央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呈薄纸状,易破裂造成穿孔。
注意本病的症状极易与黄瓜炭疽病相混,区别是黄瓜炭疽病病斑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经潜育使叶片发病后,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宜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10天。
上海菜区黄瓜圆斑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4月下旬至10月。年度间春末夏初闷热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棚室关闭时间过长、通风少、肥水管理不当、种植过密、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