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江桥镇嘉禧社区作为一个纯动迁基地,社区环境卫生、外来流动人口、社区消防安全、小区治安稳定、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存在着管理的“五难”问题。一直以来,嘉禧社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克服了居民数量多、小区规模大、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边摸索边改进,边创建边提升,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村组支部参与,群团互动,齐抓共管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公式
一提到动迁小区,人们往往就会想到:绿化带里种菜,楼道里堆满杂物,车库住人、破墙开店等等乱象。然而,在嘉禧社区全然没有这样的痕迹、现象。“这里不是商品住宅,却胜似商品住宅。”遇到来访者,居民们总是如此自豪地介绍自己的新家园。记者发现,这个居民原地动迁入住的小区和周边的商品住宅精品项目没有多大区别:小区内道路洁净、绿化美观、人车有序;楼道内没有堆放杂物,更不见各种烦人的“小广告”。这一切还得归功于社区党建引领、群团互动的力量。
据了解,嘉禧社区村居党建服务站成立于2014年,是在社区村组支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现设有一个站长,四个副站长,若干站员。站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站长则由动迁在社区的四个村委的村组支部书记担任。服务站每周一、三、五定期接待居民,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沟通情况,节假日走访困难居民送温暖,上门解决家庭矛盾,坚决不让矛盾激化。服务站的建立,让居民在身份的转变时有了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发现解决了很多社区管理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架起了居民与社区党支部之间沟通、服务,解难的桥梁。
前不久,家住乐秀路的一位八十五岁老人到服务站反映其儿子不尽赡养义务,自己一个人煮饭、洗衣,天热连个电扇也没有,要求居委出面劝说儿子同意其到敬老院养老。服务站接到反映后迅速协同对应副站长上门进行调解。原来,该老人与儿子间原本就因为各自脾气不好,老人重男轻女等问题存在间隙。天长日久,双方矛盾渐深,最后索性虽然住在一起,但儿子已对老人的生活不再过问。老人自觉年纪大,想去敬老院养老,可儿子却不放。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服务站成员多次上门劝解,最终达成送老人去敬老院,具体费用由老人退休金支付,差额由子女支付的协议。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服务站却依靠有威望的支部书记,接地气的上门调解断了这家务事。
公式
文化体育活动是居民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最容易提高居民参与度,激发参与热情的一个项目。近三年来,嘉禧社区逐步发掘资源,先后成立多支文体团队。手工艺剪纸队每月开展活动:剪窗花,刻人物,创作中国梦画卷,装扮生活。丝袜花制作团队,每月开展活动,交流新品种的制作方式方法,装扮社区。健身操团队每天早晚开展两次活动,健康养身,强健体魄。
这些团队在不断吸收志趣相投的居民参与的同时,也渐渐成了参与社区管理、宣传社区建设的有效抓手,渐渐出了自己的成绩。手工艺剪纸队队长的作品先后在镇级比赛中荣获奖项。老年电子阅览队老沈从学电脑、到爱看短篇、再到撰写小故事,现今已在《江桥报》上发表了“鲤鱼精与海龟精之战”等多篇故事。
电影欣赏是2014年在实施农村数字化电视进社区后成立的,也是参与度最高的小队。该小队每月活动两次,具体活动时间每半年张贴在小区公告栏,欢迎喜爱电影的居民参与。两年来,共累计播放了《百团大战》、《血战江桥》、《罗汉钱》、《重返20岁》等48部居民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电影。100多小时的播放时间,吸引了近2500余人次参与观看。
各类文化团的建立让动迁小区的居民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也大有提升,多彩活动得到了众多居民的好评,加强了社区、物业与居民的沟通交流,有效地化解了隔阂和矛盾。嘉禧社区开始有了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公式
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型组织,依托居民自身开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志愿者队伍的成立,有效管理起了社区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活动必须签到,发现问题按流程操作,定点定时值班,定期活动,每月开展培训等制度的实施,成了确保志愿者活动得到落实的有效抓手。
志愿者们每天分班分组地带着红袖章在小区来回巡逻,碰到搬家的主动询问情况,发现安全隐患的及时上报物业或居委,能整改的就地整改。每天晚上七点,“嘉禧社区及物业提醒广大居民,防火防盗注意安全”的声音会在社区准时响起。为了有效的做好治安的宣传工作,该小队特意创作了一首平安社区治安防范歌来进行治安宣传:“长假年关重防范,管好门窗是良药;装防盗门为防盗,随手关门很重要;安全账户不安全,电信诈骗可避免;车辆停在车库里,有人看管防被盗;独自在家要留心,问清来人再开门;发现可疑速报警,沉着应对保安全;家中失火莫恐慌,报警口齿要清晰;掌握自救小技巧,弯腰低头湿毛巾;私房出租多关心,可疑人员莫联系;房屋性质勿改变,得不偿失损失大;小区平安共创建,人人争做巡防员。”
服务站架起党群连心桥,文化团队聚起居民参与心,志愿者组成自治服务网。现如今,居民参与度高了,小区的环境好了,治安环境改善了,消防通道畅通了,流动人口管理有序了,动迁小区“华丽转身”变成人人安居乐业的“明星小区”。
记者 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