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蟹草共生养大蟹
以往,崇明清水蟹被称为崇明老毛蟹,其原名为中华绒螯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所以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虽然崇明老毛蟹独具风味,其壳薄,肉质细密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更受人们喜爱,驰名海内外,但因个小而又被崇明人戏称为“乌小蟹”。
近年来,崇明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建立起标准化养蟹基地。通过养殖技术的改进,崇明清水蟹摘掉了“乌小蟹”的外号,长成了不逊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大块头”。拥有270亩蟹塘的上海惠信水产专业合作社,一改过去“鱼塘养蟹、水草不植”的老方法,依托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采用生态修复、蟹草共生等养殖技术,使螃蟹在“肥水”中茁壮成长。董惠春在“惠春蟹庄”的蟹塘内人工移栽水草,并投入螃蟹最喜欢的食物——螺蛳,采取生物链的模式养殖,让崇明清水蟹吃好、住好、长好。
据董惠春介绍,崇明清水蟹品质的提升,还得益于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合作社养殖的崇明清水蟹都建立养殖档案,记录饲养过程。崇明县相关部门实行严格监管,并对合作社蟹塘内养殖的清水蟹检测每年不少于7次,包括产品、水质、土壤。在开捕销售之前,还要通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超过20项指标的检测之后才能“放行”。合作社销售的崇明清水蟹都配有二维码,可实施产品追溯,质量更有保证。
由于夏季高温天较少,加上雨水影响,今年阳澄湖等河蟹产地明显减产,大规格蟹减少。但由于崇明采用蟹塘养殖方式,水位可控,所以“惠春蟹庄”今年大规格蟹没有明显减产。据董惠春估算,合作社今年养殖的崇明清水蟹普遍个头较大,雄蟹和雌蟹分别可达4两和3两以上,最大的长到6两。价格方面,崇明清水蟹未受某些产地大闸蟹“滞销”风波的影响,售价基本与去年持平,平均价格在100元/斤至120元/斤,个头在5两左右的清水蟹可卖到150元/斤。
【市场】
以销定产效益好
上海惠信水产专业合作社过去以养殖扣蟹为主,6年前,董惠春采用生态修复、蟹草共生等养殖技术,尝试在30亩蟹塘内养殖商品蟹,第一年出产1.5吨崇明清水蟹,销售一空。第二年,他把养殖规模扩大了数倍,出产崇明清水蟹10吨,但仅成功销售3吨,剩余的7吨商品蟹却因没有订单,只得进水产批发市场,4两左右的大蟹以平均每斤30元的批发价降价出售,亏损巨大。董惠春从盲目扩大成蟹养殖规模中得到一个教训:以销定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为了赢得更多客户的订单,2011年,董惠春在崇明县农委的支持下,用自家房子做抵押,筹措300万元借款建起了这座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惠春蟹庄”,使崇明清水蟹首届开捕节在“惠春蟹庄”举办,一下子吸引来自四方的客户和游客,不仅使自己养殖的崇明清水蟹卖了出去,而且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应。开捕节的成功举办,使董惠春的蟹庄一下子在上海出了名,被各种媒体报道,让他尝到借办节推销崇明清水蟹的甜头。董惠春还通过参与长三角大闸蟹评比活动、开办农家乐等途经,将标准化养蟹基地出产的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崇明清水蟹,获得市民的认可和市场美誉度。与此同时,董惠春进一步增强销售意识:凡是来一位客户,就盯牢一位客户;来十位客户,就盯住十位客户,做到一个不放过。记者在“惠春蟹庄”看到,捕获的大小不同规格的崇明清水蟹被一框框放养在暂养塘内,供客户和游客按其所需挑选。
经过不懈努力,“惠春蟹庄”除向西郊宾馆等高档餐饮公司提供大规格崇明清水蟹以外,还通过顺丰快递等途经,将崇明清水蟹远销至贵州、云南、吉林等外省市客户,并且做到:凡网购客户从下单起,保证在约定时间段内送达。由于“惠春蟹庄”销售的崇明清水蟹货真价实、诚实守信,客户反馈信誉良好,今年客户预约的订单达到15吨,其中网上销售占销售总量的20%,使董惠春养殖的崇明清水蟹卖得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动向】
海南农信社
113万元奖励支农专家
日前,海南省农信社召开“三农”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向52位优秀“三农”技术专家发放支农奖励113万元。
据了解,2012年,为实现海南省农信社提出的“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的小额信贷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专家在农业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从源头上防范小额信贷风险,推进海南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海南省农信社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成立了“三农”技术专家委员会。目前,海南共有228名“三农”专家加入农信社“三农”技术专家委员会。主要包括:养殖、种植、畜牧、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村手工艺等农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中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熟悉农产品产、供、销、运的农业致富带头人等。
3年来,海南省农信社“三农”技术专家委员会发挥了很大作用。去年,海南省农信社保亭联社“三农”技术专家通过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帮贷款农户将芒果成功销往内地达6万多斤,增加龙眼销售12万余斤。乐东联社的“三农”专家引导农户、合作社与收购商签订销售合同,稳住市场。陵水联社的“三农”专家免费给农民发送瓜菜种子,并签订协议收购成熟瓜菜,解决了农民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为了鼓励“三农”技术专家积极服务农户,海南省农信社专门出台了相关奖励措施,为专家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激发专家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据统计,海南省农信社今年共发放2014年度考核奖励资金113万元,其中3名优秀专家、49名称职专家获得奖励。
在海南农信社理事长吴伟雄看来,海南省农信社改革8年来探索了一手教农民技术、一手给农民资本的金融支农模式,农信社通过“三农”专家给农户和小额信贷技术员送技术、寻市场、做培训,创新了服务“三农”模式,管控了信贷风险,实现了农信社、专家、农户的互利共赢。邓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