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城乡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事件众议
学生的一碗饭能划出贫困线么?
  【事件回放】 这两天,华中农业大学贴吧里有学生发帖称:贫困生认定要查询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据学生推算,想要获得参评国家励志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的学生,女生中晚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学校发布了过去15天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餐费平均值在年级前10%的同学,将取消贫困生资格。这是为助学金评定作准备。

  【微博热帖】

  @吴应海:这个最低标准对于正长身体的学生来说很难吃饱。这意味饿着肚子才算是“合格”的贫困生。这个标准既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日常就餐情况,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消费情况,自然也难免对那些确需帮助的贫困学生造成误伤。

  @长江:作为贫困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当然不应该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过只要贫困生不海吃海喝,那学校就不应该人为地设计一个“吃饭标准”来考核他们,而应该宽容待之。毕竟,真正的贫困生都是一些苦孩子!学校要想把假贫困生剔除出去,最好还是另想他策。

  【编者观点】

  近年来,大学生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遭非贫困生“偷食”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奖学金、助学金能够真正雪中送炭,发放到贫困生手中,一些高校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从函件调查到仔细甄别,从内部公示到跟踪监管等,尽最大可能让假贫困生无法得逞。但就是这样,也防不胜防。于是有些学校剑走偏锋,对学生的消费情况设立“红线”,只要触犯,就不得评定为贫困生。比如有高校规定贫困生不得使用手机,有高校要求贫困生不得购买电脑。可现在的手机、电脑不但便宜,且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品,如此设限,实在是太过了。

  尽管常理上贫困生确应厉行节约并以学业为重,但节约一词放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对象身上,内涵往往不尽相同。比如,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要么可以在外就餐补充营养,要么可以购买其他营养品部分替代就餐,尽管他们的总体花销较高,但就餐明细却未必一定会超过贫困生。另一个常识是,贫困生往往更需要补充营养,限于财力他们或许只能多买一两块钱的饭菜别无选择。

  然而,既然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对象是贫困生,那么肯定离不开必要的甄别标准。既然有甄别标准,就难免对一些贫困生造成不适感。近年来关于贫困生认定标准争议的新闻此起彼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诸多举措对贫困生感情有伤害之嫌。

  一方面需要明确贫困生认定标准,化解争议,另一方面又常因标准过于具象而对贫困生造成误伤,这确属两难选择。若跳出具体事例来看,更合理更能保护贫困生感情的当是建立深受社会推崇的诚信体系,即用人人自律的诚信道德去约束违规冒领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行为。目前来看还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社会诚信体系尚处萌芽阶段,社会诚信道德的形成更需时日。某种意义上讲,量化贫困生认定标准,折射出社会诚信失据的短板。

  问题是我们不能坐等诚信体系的建立。倒是觉得,单就华中农大的事例来看,建立更加全面的学生消费甄别体系,并以此依据作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依据,在更优的诚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前,这样的次优选择在当前仍不可或缺,由此引发的争论也是最终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必然前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公告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沪大病保险目前已经在居民医保中实现了全覆盖
点击
《犹太人在上海》、《长恨歌》拉开上海艺术节帷幕
抓拍
3岁女童医院照顾受伤母亲
学生的一碗饭能划出贫困线么?
申城近期温度小幅回升
东方城乡报城乡一周A02学生的一碗饭能划出贫困线么? 2015-10-16 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