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预防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
  来自海南省的欧先生致电上海三农服务热线,询问如何预防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

  南美白对虾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和桃拉综合征病毒病(TSV),发生后死亡率极高,一般在80%以上,甚至“全军覆没”。

  发病症状

  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症状:虾体活动能力下降,在池边慢游或伏卧,不摄食,反应迟钝,甲壳上有白色斑点,以头胸甲最为明显;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症状:病虾不摄食或少量摄食,肝胰腺肿大变白,游动乏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虾体转红,也称“红体病”,多发于虾苗下池后20~60天,主要在蜕壳期。气、水温变化大、连续阴雨无光照、水质差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

  发生原因

  (1)亲本通过遗传将病原体带给幼体。

  (2)养殖池塘的环境条件(主要指水质)较差。对虾的养殖从放苗开始到养成商品虾需经历数月的养殖周期。在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饲料残屑和虾粪等有机物越来越多,随着气、水温的逐渐升高,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有害细菌也大量繁殖,引起虾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3)养殖人员盲目加大放养量也是引发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过分追求单位面积产量,许多养殖户盲目加大放苗量,从常规的每亩2-3万尾,增加到每亩10-15万尾,甚至20万尾,高出常规放苗量好几倍。加大放养量会加速水体的变质老化,有毒有害物质与有害细菌大量产生,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

  预防方法

  (1)在对虾养殖中,即使养殖户具备了高产养殖所需的一切环境条件与技术水平,对虾的亩放养量仍然要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养殖户应当正确计划亩产量,据此计算出合理的放苗量。

  (2)根据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习性,应采取有效的消毒与疾病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条件,以减少虾类疾病的发生。

  (3)定期注换新水,增加池水的溶氧量和营养盐类的含量,冲淡代谢物质的积累浓度,延缓池水老化、变质的过程,从而使虾类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长。注换新水还能促使虾体同步蜕壳,有利于虾体的生长。

  (4)虾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15-20天会蜕一次壳。而蜕壳期间是它们体质最弱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感染疾病的时间段,因此在蜕壳期要尤其注意做好消毒与疾病预防工作。上海三农服务热线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村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政策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如何预防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
煤渣灰可直接当作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吗?
秋菜防病治虫正当时
蔬菜栽培起垄多高才合适?
营养师推荐秋季的5种水果
东方城乡报上海三农服务热线B02如何预防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 2014-09-18 2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