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农用地信息化管理工作涉及全区23个镇,目前50%的镇已基本完成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年底将实现50万亩农用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目标。
据了解,浦东新区农用地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GIS技术,覆盖整个浦东新区的农用地范围。该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为:一是要建立农用地基础数据库,为农用地管理提供精准化的决策依据(即反映农用地在哪里、有多少);二是建立农用地使用信息数据库(如常年蔬菜生产用地、年度粮食生产用地、瓜果生产用地、水产用地、畜牧用地、农业生产其他用地等农用地的使用信息),为各类农产品生产的面积统计提供用地数据库,为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的实施提供精准的落地信息依据(即反映种养等使用土地的数据情况);三是建立长效的农业生产直补政策监管平台,为农业生产补贴资金的统计和长效管理提供依据(即提供年度生产扶持政策的基础数据)。
农用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是要达到农用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共用,以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农用地资源(有多少生产使用土地)、正确和精准统计农用地使用信息(即生产使用情况、种养面积统计分析),为农业生产政策的兑现提供依据,从而维护农业生产者权益和财政政策实施的严肃性、正确性,更为为农用地使用和规划提供信息平台。
2013年6月,新区农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农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区农委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强了与各镇工作小组的沟通,形成区镇联动、同步启动、试点铺开、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该项工作得到了各镇支持和相应,特别是得到了村级组织的响应和参与。区工作小组在指导各镇的工作开展中,积极与各镇工作小组沟通工作。
各镇领导充分重视,定人、定职责,为工作向村级延伸和带动奠定了基础。各镇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基础信息采集专职人员和上图人员,为加快工作进度和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如川沙新镇、惠南镇在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方面,宣桥、合庆等镇在绘图工作方面,都是坚持工作原则、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加快并高质量地推进工作。
日前,记者从浦东新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为实现新区农用地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统计精准化、农用地规划和利用管理的数字化,并为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农用地资源精准信息,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致力建立地产农产品生产用地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年内将完成全区近50万亩农用地信息“入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