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以“邮轮旅游邮轮经济”为主题的2013第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暨国际邮轮博览会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宝山区举行。
据了解,从2010年试运营期间,仅1艘大型邮轮带来的5200名游客,再到今年以来126艘大型邮轮的接靠量和60万人次的游客数可以看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朝着亚太区域规模最大的专业邮轮码头的目标大幅度迈进。如何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产品带动当地商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让“邮轮经济”不再过路?会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29个省市共计630余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同时,16日上午,以“提升港口建设、营运和游客接待标准,共建亚洲邮轮港口合作平台”为主题的“2013亚洲邮轮港口协会(ACTA)年会暨亚洲邮轮港口CEO高峰论坛”也将拉开帷幕。
邮轮产业是宝山实现“十二五”总体目标的强大引擎。据宝山区政府透露,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续建方案以及游艇基地的布局正在规划中;“伊丽莎白女王二号”邮轮酒店入驻吴淞口也还在洽谈;新一轮滨江发展战略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中。目前,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周边已经形成了约15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计划还将建设成约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载体。随着上港滨江城、零点广场、崇明三岛码头整合、滨江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滨江“邮轮城”的建设站将步入新起点。未来的宝山滨江,将形成“邮轮、游艇、游船”三游经济集聚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从“邮轮码头”到“邮轮港”再到“邮轮城”的转型发展道路,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水上旅游的新门户。
此外,宝山区还在研究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对接自贸区的有关设想和路径:如在自贸区内与境外邮轮公司合作组建邮轮服务企业,重点在邮轮旅行社、邮轮人才培训、邮轮人才中介机构、邮轮物资供应等领域开展合作,借鉴境外邮轮服务企业的市场运作经验,积极延伸邮轮产业链,提升上海邮轮产业的发展能级。同时,将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的“允许在特定区域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等政策,延伸到宝山滨江地区,设立专门针对邮轮游客的免税品展示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放大邮轮产业联动效应。主动服务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着力培育邮轮港口服务、邮轮公司总部等功能,积极培育邮轮要素市场,吸引集聚以邮轮服务为核心的“三游”企业,不断拓展邮轮经济内涵,努力把吴淞口地区打造成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和“上海长滩”,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邮轮门户港。
据统计,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入境旅客数量正逐年大幅增长,今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入境旅客预计将达60.8万人次,年底有望累计达90万人次,明年将破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