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村里来了大学生·培训感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见习记者 杨清悦 摄
  走好基层这条路

  浦东惠南镇徐庙村 缪亚卿 

  刚考上大学生村官的那段时间,面对陌生的农村环境,疑虑和不安感尤为强烈。开学典礼上,冯小敏部长对政策的细心解读以及对我们悉心教导使我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基层之路即青春。努力转变角色,不攀比,不浮于表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选择了基层这条道路,就要坚持到底!

  要走好基层路,首先要转变角色,学会与村民用“乡话”进行有效沟通。“要做村官,先做村民”这是培训班老师和前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崔丽娟教授在培训的第一堂课上就用生动有趣的实例强调了人际关系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我们是到基层为农民服务的青年,要除掉大学生身上的傲气,放下姿态,与农民为伍,通过沟通和交流尽快融入农村环境,以求更好地开展工作。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已逐渐了解到,基层之路并不好走,尤其听了嘉定太平村老书记苏兴华讲述的经历,我才真正了解到做好一名基层干部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艰辛,“为了做好信息公开和民主测评,我们村干部晚上开会,周末加班,才有了太平村如今繁荣的景象!” 

  “查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这是最后一堂课的基层前辈们给予我的最大感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接地气、知民情,将老百姓放在首位,为老百姓真做实事,才能赢得好口碑,这也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村民认可的村官

  青浦区练塘镇长河村 王金秋

  上海市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市委组织部费维照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要从被村民认识转变为被村民认可。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工作,村民来访,应该主动泡上一杯茶;走在乡间的路上,遇到村民,应该主动打声招呼。这些小事,可以让村民认识我们。大学生村官也要更加主动和村民深入交流,为村民提供满意的服务,把村民当家人,把自己当村民,这样才会得到村民的认可。

  我到村任职已近一月。现在,不少村民已经会和我热情地打招呼。虽然我还没有承担重要的村务,但是点滴的小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能让指导我工作的村干部刮目相看。有时候,即使只是做一张表格,我也力求完美。干部群众的一句“不愧是大学生”,就能让我感动。随着工作的推进,经验的积累,我的能力不断提升,就会逐渐获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在新农村建设的光荣征途中,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具备一颗为民奉献的诚心,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担负起重任,做被村民认可的村官。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宝山区杨行镇泗溏村 徐婳

  记得初入大学,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当初的那份震撼与感动依然历历在目。它和《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形成了我对农村的初印象。但一个多月的工作实践和培训让我意识到如今的农村,特别是上海的农村,已与当时有了不同。基层工作,光有理论不够,要更注重实践,像费老一样亲身到农村去观察,去探索,去思考。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

  做农民的工作,就要到广大的农民群众中去。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你附着于大地,你就是土壤;你沉浮在空间,你就是尘埃。”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愿扎根基层,去热爱这片土地。

  培训给予我的另一感悟是如何去思考,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既然我站在这里就去做好眼前的事,才无愧于这片土地,无愧于这三年的人生。每天的工作日记,是记录,更是“三省吾身”的思考。不论做人做事,要目光长远。

  能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我是幸运的,它给我一片广阔的天地,让我得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追寻自己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用实干扎根基层

  金山区山阳镇东方村 钟源翔

  “大胆实践,用实干激扬青春年华;勇于探索,用青春书写灿烂人生。”这是冯小敏部长在开学典礼上对我们的期望。两天的培训,让我深入认识和了解了上海“三农”的基本情况和郊区改革发展战略;嘉定太平村的苏兴华书记如数家珍般的讲解,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基层工作方法和经验;四位老“村官”幽默风趣的交流发言,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也对融入农村基层工作倍增了信心……

  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两天,但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工作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用实干服务群众。作为一名“新手”,要多向群众学习、多向农村干部学习,学习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多做群众满意之事。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更需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当地环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对于接下去的工作,我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并开始付诸行动。在做好日常工作和书记交代的任务的同时,走访一遍全村773户村民,多听听村民的心声,为他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鉴于我们村目前尚无专门反映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和村容村貌的宣传载体,我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一支宣传队伍,制作一份村报,也为本村的民主治理模式提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和载体。

  钢铁要这样炼成

  松江区叶榭镇八字桥村 徐扬帆

  培训前,在村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每天坐在办公桌前,面对杂乱的表格文件,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与朋友提起我的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一潭死水”,我感到很茫然。而这次的培训犹如及时雨,让我原本焦躁的心理有所调节。经过专家授课、座谈研讨、经验交流后,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新的规划。

  首先要重新定位,想做好村官,先要做村民。农村是个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里可以施展抱负、实现梦想,但定位不能过高。村里多是些琐事,想要真正开展工作,首先就要摆正心态、融入农村,把自己转变成村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

  其次要积极做事,做正确的事。村里的每项工作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我们,除了要积极主动地去分担一些工作外,还要提高做事的正确率,不能贸然行事。在对事情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多多请教有经验的村干部。

  最后要善用时间,学会积累,懂得长期规划。社会是个大熔炉,每个人初入社会都是一样的,但最后有人变成钢铁,有人变成废渣,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基层是一个能锻炼你,让你成长的地方,只要你肯吃苦、耐得住寂寞。作为一名村官,工作时间是比较具有弹性的,对于不会规划时间的村官,上班就成了浪费时间、消耗生命,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懂得在闲暇时学会积累知识、总结教训。

  学会观察、倾听和思考

  闵行吴泾镇幸福村 谢怿

  第一次听到“大学生村官”这个词是在四年前,一个赴崇明任职的村官正在接受电视采访。那时长江大桥还没正式通车,“大学生村官”也才刚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彼时的我虽然对于未来还一片懵懂,却似乎透过电视屏幕看到了一个梦想起飞的模样。

  四年之后,我坐在培训的礼堂,佩戴上一枚刻着“大学生村官”的徽章,思考未来三年如何通过“观察、倾听和思考”来描绘自己的村官梦。

  观察是一支笔,勾勒出村官梦的范围。有一个著名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在这之前,我想应该是“看到多少,心里才能想到多少”。因此对于刚上岗的我,多看多观察很重要。看政策法规,看乡土风情,看百家故事,看应对方法,也只有观察的足够多了,才能了解,了解的足够细致了,才能成事。

  倾听是一道虹,填充着村官梦的色彩。虽然我们被称作“大学生村官”,但更正确的定义或许是“基层工作者”,并不是什么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服务者。倾听村民的心声是村官很大一部分工作,困难也好,抱怨也罢,还有赞美,还有期望,只有认真听了才能找办法解决,才能干实事。

  思考是一幅画,装裱出村官梦的成熟。培训中有老师提到,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误解也不少,甚至觉得村官就像浮在井中的皮球,看似下去了,却没沉下心。村民大多质朴,多换位思考,多为村民打算,其实只要做到这些,村民就会感谢,就会认可。

  前人为鉴 找寻人生目标

  嘉定区外冈镇外冈村 马天雪

  培训结束前的最后一堂课,几位师兄师姐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感悟,有辛酸,有迷茫,有快乐,也有满足。如果说之前的几堂课让我认识农村、了解村官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那么这堂课则是与心灵的对话。在面对艰苦的环境时,我能坦然面对现实,踏实工作吗?在面对其他诱惑时,我能坚守自己的岗位,继续奉献吗?在择业的交叉路口,我会选择继续前进,还是追求其他生活?听了几位前辈的发言后,我豁然开朗:选择了村官这条路,就要勇敢肩负村官的使命。基层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基层,只有将自己像种子一样融入到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和阳光,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两天的培训中,我对自己在农村将要开展的工作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与其他村官的交流中,大家互相谈起了自己的工作环境与感想,介绍了自己所在村的特色,这将为我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村官生涯即将正式起航,我已扬起风帆,准备接受基层的洗礼,在彼岸收获丰硕的美景和一个全新的自我! 

  转变

  崇明县竖新镇惠民村 陈金兰

  如果说岗前培训前我还处于人生茫然状态,那么岗前培训后我明晰了未来的路。

  村官是一种选择。在报考这个职位前,我一直在纠结着如何在它与律师之间作抉择。律师是专业范围内的攻坚方向,是心之所属;村官是作为大学生下乡锻炼、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佳途。但报到入职后,我仍摇摆不定。直至岗前培训时,各个前任村官、三支一扶学长的鼓励和感言,以及培训老师们的引导,让我明白:既然选择了村官这条路,就要坚定信念,踏实肯干,实现“美丽乡村梦”。

  村官是一种态度,态度的好坏影响工作成果的优劣。崔丽娟老师说的没错,做事之前得先管理好态度。村官是一个特殊岗位,作为一名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在深入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某种严重的心理落差,只有保持良好积极的态度,稳定情绪,我们才能拾得意外的乐趣。

  村官更是一份责任。乡村是一个什么样的风貌,曾经在我脑海里出现一片迷雾。通过培训,我看到了那一片自然苍翠的背后隐藏着太多急需我们去改造的角落,城乡差距显著、农业人才缺乏、经济基础单一……我们是农村新的血液,我们也有义务去担起这一份责任,去实现“美丽乡村梦”!

  从今天起,做个村里人

  奉贤区柘林镇王家圩村 庄敏

  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弥足珍贵且值得回味的。实际上,在此次上岗培训之前,我们就已经在村里工作一段时间了,恰恰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态度,让我在这次培训中收获颇丰。

  在村里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农村的贫穷与落后,也让我明白农村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所在区县的整体发展建设。郊区人口数占全市人口总数70%,但人均产出以及地均产出却低于全市的平均值,甚至低于上海周边如昆山、太仓这样的县级市。市发改委的李处长说过:郊区第二产业比重依然太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郊区带来十分大的压力。确实如此,有的村里外来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本地居民,不仅在就业、医疗方面压力颇大,在文化差异、生活习惯方面也导致了许多矛盾的凸显。奉贤作为城乡统筹综合试点,我想城乡统筹既然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那么我们村官必定在此之中能够有所作为。李处长的一番话似乎一下子开拓了我的思维,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为农民服务,向上级政策积极靠拢,那么我们终能为农村作出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党建之窗
   第A04版:浦东天地
   第B01版:大学生村官特刊
   第B02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
   第B03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实践天地
   第B04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培训感悟
   第T01版:三农大参考
   第T02版:言论
   第T03版:现象
   第T04版:聚焦
   第T06版:记忆
   第T07版:趋势
   第T08版:视觉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东方城乡报村里来了大学生·培训感悟B04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3-08-29 2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