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松江区方松街道开元社区的垃圾分拣台前,分拣员苏根云一边拨开厨余果皮,一边麻利地将塑料袋丢进一旁的编织袋中。在他身旁,又积攒起了3个装满塑料袋的编织袋。将垃圾精细化分类,从日常生活垃圾中分拣出塑料袋,以每公斤2.6角钱的价格变卖,这样的操作方法已经在方松街道35个小区普及开来。
随手丢掉的垃圾袋,还能换成现金。现在,仅“开元新都”一个社区,每月可卖出塑料袋2800公斤,有将近800元的增收。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分拣员们工作繁重,卖塑料袋换来的钱会作为他们的工作补贴。”自方松街道2011年启动垃圾分类试点至今,分类逐渐成为居民家庭的一种生活习惯,分类工作也越来越细,旧衣物捐献、废电池回收等也已成为不少小区的常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