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艳丽 范强
硬件设施逐年完善
为给市民打造一个“给力”的健身场所,近年来青浦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让市民锻炼起来更“有劲”。继去年成功承办中国乒超联赛(上海赛区)之后,今年的乒超联赛依旧落户青浦区,作为本次比赛的举办点,区体育馆最近新增了6台空调帮助调节室内温度。据体育馆工作人员介绍,以前馆内是中央空调,制冷效果不是很理想。举办大型赛事时候,馆内温度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次新增了6台大型立式空调,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观看条件。与此同时,区足球场看台也在修缮中,羽毛球馆也将于近期进行灯光改造。
据了解,从2010年至2012年,该区共投入7000余万元,新建篮球场26片、门球场10片、游泳池4座、健身房3个、健身步道7条共2135米、综合健身馆1个。
布局优化人人享用
全区各类公共体育场所和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密,布局正在不断完善。面向百姓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越来越多———从小区的健身苑点,到公共运动场、健身步道,再到百姓健身房和百姓游泳池,设施的布局和规划日趋优化,场所和设施的类型也正从普适性向专业性过渡,从而不断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据体育局统计,目前全区范围内共有491处健身苑点,137项农民健身工程,21块公共运动场。有了这样规划有序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不论在城区还是农村,全区的百姓都能参与进来,找到适合的健身项目。
温馨服务好评如潮
卢杰是位羽毛球爱好者,晚饭后总爱约上三五好友,来到羽毛球馆挥洒一番汗水。作为这里的“老朋友”,卢杰这些年也是亲身体验到了场馆越来越温馨的服务。“以前来这里打球时候,每次都要自己带水过来,但是现在只要带个水杯就可以了,免费提供饮用水呢!”卢杰说。
据介绍,为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锻炼环境,区体育局在坚持公益开放的原则下,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乒羽馆每天上午8时免费向社会开放,并根据中老年健身爱好者需求,延长免费开放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增加至3小时,同时,体育馆还增设了衣物寄存箱、台阶踏板,解决了健身市民储物不便等难题。区游泳馆进行节能改造,在更衣室安装了吹风机、饮水机等。自去年开始,游泳馆还向全区中小学免费开办“人人运动、学会游泳”的技能培训,总计培训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