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贾佳
考试真枪实弹
在徐姚村,选拔公告一贴出,申请者很快“涌来”,仅31个名额,却有百余人报名。报名资格核查也显得透明严格,根据社保信息系统的身份记录,半年内有社保记录的人被“挡回”,并进行了公示和复议。
一周后,一场真枪实弹的考试很快举行。
由3名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组成“专家评审团”做主考官;在一旁,还有4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坐镇考场,负责监督。考场被严格分成了候考区和考试区,巡视员在候考区走来走去,考试区门口还有2名党员“把守”,这“阵势”让人有些发怵。“考生”每3人一组进场,从4套题目中随机抽3套,3人题目各不相同。为了照顾到不少年长者“认字困难”,现场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口试方式进行。
题目关卡巧妙
说起这些考题,还有不少讲究,题目是镇农技中心老何出的,老何有近40年耕种经验,常年在农技中心做“一线”技术指导。为让考试更具技术性,在徐姚村,分管农业的村副主任顾庆锋提前与“专家评审团”沟通了很多次。徐姚村选择“六题制”,满分“60分”,包括2道“必会题”和4道“一般题”。顾庆锋说:“必会题,是给考生增加信心的,如果这都不会,那就说明对种地一无所知了。”
一张张被封存和备案的成绩单中,有3位考官各自的打分和平均分,近乎满分的考生都是经营家庭农场多年的佼佼者。对此,顾庆锋解释,近两年,经验丰富的农场主参加过多次区、镇级农业技能培训,接受过不少专业训练,对他们来说,这些题目已经是“小意思”了。
新一轮的家庭农场组建中,叶榭镇提出了“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鼓励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和专业化的农民优先延长承包期。因此,对经营机农一体、种养结合的农户和取得了家庭农场经营合格证的农户,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分。
考试重在民主
叶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农民开考,其核心并不在分数,而在“民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点差池都有可能引起争议和矛盾。”
凡到达及格线的考生,将列入其所在村民小组的议事名单,由集体协商和民主讨论决定。比如在徐姚村的河北村民小组仅有2个农场主名额,却有4人高分过线。如何选择?该村就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评议小组,讨论:“究竟谁适合接手家庭农场。”由于知根知底,评议结果很快产生。
在整个选拔过程中,每轮环节都有公示,存疑问题可以复议。最终,考试和评议把90%以上有丰富经验的农民留了下来。有些新人为了“跻身”这一行列,为考试做了充分准备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