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葡萄主题乐园”
  文/摄 记者 欧阳蕾昵 在嘉定区华亭镇文兴葡萄园的导览图上,清晰可见规划整齐的各个区域:除了几片葡萄种植区外,育苗区、自采区、蔬菜区、黄桃区、水蜜桃区、银杏树林、纳凉竹林等早已建成;树林边,散养野鸡野鸭悠闲散步;池塘里,绿头野鸭和大白鹅自在憩息。文兴葡萄园负责人,“70”后杨叶新指着池中心的小岛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园内最新开辟的‘桃花岛’,今年夏天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购买、采摘葡萄,还有了休闲游玩的新天地。”

  【经历】

  “高级制冷工”割舍不掉的农业情结

  1971年出生的杨叶新在上海大学学习过制冷专业,之后不仅取得高级制冷工职称而且还成立了制冷设备公司,数年的科学管理经营让他尝到了成功的甜头。2001年,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不断改革,农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他所在的嘉定区华亭镇镇政府号召大家大力推广种植葡萄,当时习惯了小规模种植的村民都感到拿不准,有风险,谁也不敢站出来响应。这时候,杨叶新因父亲杨文兴曾有过种植葡萄的经验,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毅然带头承包经营种植了60多亩的葡萄,成立了嘉定区文兴葡萄园艺场。有了园艺场多年经营的经验,2008年杨叶新还成立了上海城外葡萄专业合作社,使葡萄生产经营走上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

  种植葡萄不仅需要资金、劳力,更要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只有不断技术创新和品种更新,适销对路才能立足市场。“传统的经营方式不能很好适应当下市场需求”,杨叶新坦言,他从父亲那里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技术要领,同时也把自己新的理念带到经营中去。自从接管园艺场以来,杨叶新购买了不少关于葡萄种植的书籍,到处开车外出寻师访友,四处向内行人学习经验、还不时请教自己的老父亲。凭着这股韧劲,渐渐地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种植与管理模式。 

  杨叶新先后尝试过裸地栽培、避雨栽培、大棚栽培等多种方式,逐渐掌握了大粒化、无核化等技术。种植模式也从篱笆形式到Y型式再升级到T形式及H形式。现有的连栋大棚坚固耐用,宽敞舒适,十分有利于种植和管理。发展至今,文兴园艺场的葡萄品种除了4个主导品种巨峰、巨玫瑰、醉金香、夏黑外,又增加了喜乐、黄蜜、京亚、金手指、红富士等多个新品种。他的4项主推技术:“三疏”技术、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让这里成为了葡萄规范化示范生产基地。

  【亮点】

  安全与品质始终是“风向标”

  “无论何种栽培模式、无论何种葡萄品种,果品安全和品质是最重要的。”杨叶新向记者介绍说,种好葡萄成败的标杆,首先就是控制果子大小和均匀程度。根据以往经验,要把葡萄的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根据不同品种严格控制每串留粒,每串重量在采收时应控制在0.4—0.6公斤之间;其次注重果子颜色。根据大棚葡萄特点,他的葡萄全部采用套袋,使其成熟、上色度达到一致性;再次是讲究果子适口性。“在葡萄种植棚内使用了滴灌方法,葡萄的干湿度也就达到了所需标准。此外,我们全部使用了高效低毒的有机肥,让葡萄保持高品质。”杨叶新介绍说。 

  2012年,园艺场10万多斤葡萄销售一空。“18元/斤的巨玫瑰是卖得最好的。除此以外,带有茉莉清香的醉金香和传统品种巨峰葡萄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多年来,杨叶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的品种,像喜乐、黄蜜、京亚、红富士等非传统品种也吸引了一部分喜爱尝鲜的消费者。

  【展望】

  我也做一回“桃花岛主”

  正是由于杨叶新对葡萄种植事业的锲而不舍,和对葡萄品质要求的精益求精,2006年,他的园艺场取得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标志使用证书;2008年取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0年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证书;2006年获嘉定区小巨人企业;园艺场的巨峰葡萄在2010年全国早、中熟及促成优质葡萄评比中获银奖,2011年获上海市金奖。面对小有的成绩,杨叶新从不满足,从不安于现状,每年的盈利都用于发展再生产,带动周边更多的葡萄种植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化的统一经营。

  利用园艺场的自然地理条件,杨叶新开设了可供游客自摘尝鲜的葡萄采摘区、休闲垂钓区、纳凉竹林区等。今年,他在原有1座九曲木桥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两座桥,一前一后,把位于河心、载满桃树的“桃花岛”连接起来,新搭建的木制亭阁和葡萄观光长廊就倚在河边。

  “夏天葡萄成熟的时候,游客可以通过木桥走到亭阁,观赏桃花岛的美丽风景,也可选择在河边悠闲垂钓。”在杨叶新看来,除了生产种植葡萄外,园艺场的育苗区、蔬菜区、黄桃区、养殖区等共同组成了一个集采摘、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葡萄主题乐园,销售的品种也将延伸到黄桃、水蜜桃、野鸡野鸭、禽蛋及鳄龟等。“这次,我也当了一回名副其实的桃花岛主。”望着不远处的小岛,杨叶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动向】

  江西省农民合作社凸显四大优势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江西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富民合作联社,理事长蔡子祥告诉笔者:“这个合作社原来是个单一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只有58户社员。县农业局不仅为我们提供技术服务,还用《农村土地流转大户经营证》作为抵押凭证向银行贷款,解决了我们发展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带动了社员增收30%以上。”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处长罗青平介绍,江西省农民合作社坚持以产业为依托,以农产品安全为重点,以产业化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创新思维,凸显了四大优势。

  优化了产业布局,形成了特色产业带、产业群。合作社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发优势产品,组织社员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催生出一大批柑橘、茶叶、辣椒、红芽芋等专业村甚至专业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有效促进了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标准化生产,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通过制定、实施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组织广大社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江西省有3000多家合作社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1000多家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的无公害产品占全省无公害产品的60%以上。全省有700多家合作社拥有自主商标,部分还获得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或知名品牌。

  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合作社积极发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种养,变成企业稳定、优质的原料大基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有效防止了农户与企业扯皮与纠纷,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了服务意识和工作机制,创新了土地流转等工作的新模式。以“十百千万”活动为载体,在全省农业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体系,切实为合作社办好事、办实事。按规定,各挂片厅领导和挂点处长至少结对帮扶一个合作社,形成领导带头抓,各级合力抓,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文洪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葡萄主题乐园”
广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葡萄主题乐园” 2013-07-11 2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