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名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初一
~~~——记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名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初一
~~~——记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名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初一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行动打造基础 用产业带民致富(上)
——记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名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初一
  郑初一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因为他有幸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开化县这个山区县的首位全国党代表。郑初一是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金星村名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简单看来郑初一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从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做起,像改造村里的道路、进行道路硬化等,然后再因地制宜带领大家发展茶产业。就是通过这样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的小事,郑初一与村子里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如今金星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万元,而在1994年仅为1850元。

  要想富先修路

  金星村山多地少,1994年人均年收入仅为1850元。那一年郑初一33岁,当选为金星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郑初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村庄的道路。虽然修路群众都支持,但因房屋拆迁等问题,涉及很多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些群众不是很积极,需要做工作。为了使工作顺利展开,郑初一一边做规划,一边到上级相关部门汇报争取项目,晚上还要挨家挨户上门听取村民关于修路的意见建议,并给有思想负担的村民做工作。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般都能认识到修路的重要性,在获得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方面还算顺利,但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有些村民不愿意离开祖辈居住了几代的地方,有的群众对拆迁的补偿不满意,还有个别群众对安置不满意。而郑初一的目的是,道路要改造还要让群众满意。除了争取提高补偿,做工作时,他反复给村民讲,只有道路修好了,村子里的企业才能有活力,村子里的事业才能发展,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好。有的村民想不通,要上门十几次做工作。就这样,整整用了半年时间,村民的思想工作才做通,村庄道路改造工程也得以顺利实施。

  2000年,村庄的道路需要硬化,按照当时的预算需要27万元的工程费用。为了节约资金,郑初一决定只把技术要求高的工程承包出去,而技术要求较低的村庄道路硬化、土地整理等项目则由他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们自己干。自己跑材料,自己抓质量,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最后工程只花了16万元。他坦言道,工程省下的钱,可以为村民多办好几件事,大家辛苦点,值!(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专题报道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泰国决定回调大米收购价格
用行动打造基础 用产业带民致富(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用行动打造基础 用产业带民致富(上) 2013-07-04 2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