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高度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其经营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农业的合同制经营。这种形式是通过工商运输大公司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的办法,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联结起来,形成产供销(或产加销)的有机综合体。美国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如饲料、肉鸡、水果、蔬菜、蛋等都是根据合同生产的。二是农场主合作社经营。这种形式是由若干农场主自愿联合组成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联合经营农业。这种合作社并不改变家庭农场的经营地位,它主要为农场主提供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销售、储运、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三是农工商综合企业。这种形式是指大公司(工业、商业、金融垄断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大农场,并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本身、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乃至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组成有机的农工商综合体。
日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农业经营的土地规模十分狭小,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个体经营为主。日本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功地创造了一条不同于美、英、法、德等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小规模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
日本如此之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的作用是息息相关的。日本农协是一个具有二重属性的农业合作社,一方面它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借以推行农业现代化及其他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农协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
比如:农协组织为组员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上可以得到优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农协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包括对农业经营进行宏观和微观上指导、生产资料购买、资金存贷,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销售、保险,以及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问题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深受农民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农协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与日本政府对农协在税收、价格、信贷、流通以及设施等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并给予补贴有关。
泰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泰国是我国的近邻,经济上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泰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GDP中所占比重一般为50%~60%。泰国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是实施农业工业化战略,并以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施战略的突破口和关键。其经营形式主要有:农业合作社、“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和家庭农场生产模式。农业合作社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民自愿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并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政府不干涉合作社具体事务,但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尽可能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了政府、银行、公司和农户四者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紧密合作,这有利于用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发展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家庭农场在泰国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些农场经营管理水平高,技术先进,商品量大,在农村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荷兰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荷兰是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的发达国家,享有“欧洲门户”之称。荷兰虽然农业人口少,农业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却是一个农业和农村发展非常成功的国家。农业为国民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食品,农业净出口占全部产品净出口(不含服务出口)的90%左右,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它充分采用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大农场经营,实行高度集约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二是农业合作社组织。荷兰采取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荷兰人多地少,特别是农用地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人口少,大约71%的农场平均不到2个劳动力,但是,农民普遍接受了较高文化教育,国家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机构也十分发达,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社组织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广泛存在并作用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合作社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色列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该国不仅耕地少,而且水资源严重缺乏,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然而,以色列的农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其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以色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保证。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农业区域合作组织和农业专业组织等支撑与服务体系,促进以色列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有效地发展。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