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7:趋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外基地缺乏 远洋渔业“桥头堡”亟待建设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公司多以捕捞生产为主,货物运输、油料补给以及冷藏、加工等后勤服务和配套设施基本依赖于境外公司,造成远洋渔业效益流失严重。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建立我国的海外渔业基地。 

  海外渔业基地缺乏 企业担心投资打水漂

  我国远洋渔业船队在境外普遍缺少综合性的渔业基地,在渔船修造、后勤补给、加工销售等方面受制于人,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不稳定性,难以应对国际渔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挑战。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慕永通说,远洋渔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渔业发展的热点,并在地理范围及水域深度、捕捞品种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中国缺乏海外渔业基地,则成为近期业界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

  目前,中国远洋企业在海外建立的渔业基地为数很少。在大连17家远洋渔业企业中,仅有3家建立基地。其中,大连国际合作远洋渔业合作有限公司在西非加蓬成立中方独资公司——中加渔业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1000吨冷库一座及办公楼、仓库等基地设施;在非洲利比里亚成立的中利渔业公司,投资800万元建造了一座年制冰能力1万余吨的制冰厂,并投资1000万元建造了一座日冷冻能力50吨、仓储能力800吨的冷库。大连连蓬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西非加蓬成立中方独资公司——加蓬工业渔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1600吨冷库一座及办公楼、仓库等基地设施。大连巨戎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3000多万美元建立3个基地,包括渔船码头、制冰厂、水产品加工厂、修船厂、冷库等设施。

  据了解,海外基地数量紧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境外建立渔业基地风险很大,企业担心投资会失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张国胜说,如果国外发生动乱,我国在当地建立的渔业基地可能会有很大风险,应考虑相对稳定的国家建立基地,以避免带来较大损失以及造成经济和人身安全等影响。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海外渔业基地建设虽然面临区域渔业资源减少、政治动荡等风险,但这是全世界渔业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拥有自己的海外基地还是占优势。 

  参与全球渔业资源分配 加大援外渔业比重

  据调查,发展海外基地不仅能使企业自身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将可以提供良好的销售补给环境,减少渔船对当地环境和条件的依赖,拉长产业链,增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渔船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公司和渔民从事远洋渔业项目生产,并为我国远洋渔业海外基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那么,如何加快我国远洋渔业“桥头堡”建设?有关人士建议:

  首先,出台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补助政策。山东省荣成市好当家集团创始人唐厚运等业内人士建议,发展远洋渔业既是争取海洋渔业权益、参与国际资源分配的需要,也是优化渔业结构、加速我国现代渔业进程的必然选择,海外基地建设应该尽快提上日程。他们建议,国家应该根据各海域的渔获特点,将海外基地建设纳入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改善海外远洋渔业船队的后勤保障。

  其次,实行“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的方式开设海外渔业基地,既能规避政治风险,也可直接受益于基地建设。由政府相关部门以海外项目投资的方式出面建设,并吸引、鼓励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投资参与,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补贴、扶持和引导,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我国自己的海外基地。

  第三,积极推动经济援助与境外渔业资源开发相结合。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汤期庆说,过去我国很少以对外援助项目来换取当地渔业配额的资源。今后应把援外项目与渔业扩张、换取许可证、发展远洋渔业资源统一起来,与外交、援外联动,统筹安排,获取有效资源。 闫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浦东天地
   第A04版:综合·广告
   第B01版:村里来了大学生
   第B02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
   第B03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实践天地
   第B04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生活家园
   第T01版:大参考
   第T02版:言论
   第T03版:现象
   第T04版:聚焦
   第T06版:记忆
   第T07版:趋势
   第T08版:视觉
农产品冷链物流破茧之路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经验
海外基地缺乏 远洋渔业“桥头堡”亟待建设
东方城乡报趋势T07海外基地缺乏 远洋渔业“桥头堡”亟待建设 2013-06-27 2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