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陆静宜
本报讯 “婶妈,烧饭了呀?今天晚上做点啥吃的?”“哦,妹妹来了啊,正好、正好,今天就在我家吃晚饭吧。”乍一听,还以为是谁家来了亲戚呢,其实这是松江区石湖荡镇新中村村干部根据“进村入户知民情,排忧解难聚民心”主题活动要求,正在村民家串门。
进农家门知农家事
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年轻的村干部心里都明白: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走进农家门,与村民打成一片。因此每个村干部联系一个村民组,并从中选择3户(老党员、困难户、承包大户)作为联系户,每季度走访一次,讲讲近期政策,聊聊家长里短,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经常性地走访,使年轻的“村官”们都觉得村民反映的情况都是些实际问题,如村里的路太窄,汽车进出造成村民骑车出行常被挡在路中,十分不便;一些房屋由于年久,一到雨天就漏水;还有些村民家里人多住房紧张等等。对此,村委已着手研究解决。一位村干部告诉笔者,今年将对村里的主要道路进行整修和拓宽,对老年活动室也将进行翻修和更换桌椅。对有些村民住房困难问题,村里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解决方案提交党员议事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
讲农家话干农家活
“小黄啊,‘任劳任怨’这句成语用松江话怎么读啊?”“你读得不对,你的方言口音太重。读的时候稍微用点力,不要慢吞吞的。”在村委办公室里,3位年轻村干部正为第二天的发言作准备,村支书在一旁耐心指导着。村里现在留守老人多,因此与老人交谈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年轻的村官大多习惯说普通话,而老人却习惯说也习惯听方言,这成了一个交流障碍。为此,村干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学说农家话,多说方言土话,村委还特别“规定”:在会上发言或汇报交流工作要用方言。平时,年轻的村干部一有空就向老同志询问语句的读法,反复训练,为的是能更好地与村民进行交流。
为了让年轻人亲身感受劳动的辛苦,一有时间,老村委干部就会带领年轻村干部们走进田间地头,向一些家庭农场承包大户请教如何干农家活。经过锻炼,年轻人干得像模像样,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亲身下农田干活,这样才像个村干部呢!”
新中村一位年轻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表示,每个党员、每个村干部都应该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坚持为村民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主题活动的开展给我们加强锻炼搭建了平台,不仅使我们增强了群众意识、为民服务意识,而且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干部素养有了一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