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章
金老师,是一位在很多城市拥有“最美书店”的董事长。
金老师办书店之前曾经是一名优秀校长;后来因钟爱读书而辞职办书店。金老师爱书爱得入骨入心,不仅把闺女取名为钟书,而且把书店也命名为钟书,有人便给了他一个“书痴”的雅号。
金老师很忙。每年要去全国很多城市、学校推介书籍,推动阅读,参加各种读书交流活动。金老师曾说,这一辈子,就是和爱书的朋友们一起来推进全民阅读。几年前,金老师退休了,但推进阅读工作没有退休,他依然与退休前一样忙,算起来,一年中总有大半年在各地的书店,或者在去书店的路上。
很多朋友都知道金老师是个“书痴”,其实,金老师还是一位孝子。金老师的父母都是近九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如今二老还是住在松江浦南农村老宅;二老住不惯城里,更放不下屋前屋后耕耘了一辈子的菜园子。老宅有他们的根,有他们的情。老人的心在老宅,金老师顺从老人的心愿,让父母住在老宅。俗话说,父母在哪,家就在哪!因此金老师就为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每个星期六为“回家日”,回家陪伴父母。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他人在松江,一到星期六,再忙也要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回家看看父母。时间长了,金老师的父母好像也有了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到星期六,就等着儿子回家来。菜园子里的冬瓜长大了,太重了,母亲就等儿子回家摘;种的山芋可以收了,母亲也等儿子回来收。金老师回家看父母,不只是看看父母,也有很多安排,与父亲聊家常,聊东南西北,聊天下大事;与母亲一起种菜、拔草、施肥、浇水,还要与父母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午饭。
金老师说:回家看父母,一定要陪父母吃顿饭。这一顿饭,看似普通平常,但对于父母却是意义不一般。有一次,金老师陪父母吃过饭后,看到父母非常满足愉悦的样子,令他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感受:在岁月长河的缓缓流淌中,父母的身影日渐佝偻,他们的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儿女的方向。曾经,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每一个成长的转角默默守护。如今,当生活的喧嚣渐起,我们在忙碌中一路狂奔,却常常忽略了身后那两双满含期盼的眼睛。父母所求,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不是功成名就后的奢华供养,亦非遥不可及的盛大回报。他们心底的渴望,简单到只是希望儿女能在忙碌之余,挤出一点闲暇,陪他们围坐饭桌,共享一顿家常便饭。在碗筷碰撞间,聊聊工作的琐事、生活的日常,那熟悉的欢声笑语,于他们而言,便是世间最温暖的乐章,是幸福的具象模样——知父母者莫如儿!这是金老师的切身感受,更是他对父母的真实情感。
金老师的回家日,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回家日,而是他们兄弟姐妹四家人共同的回家日。每到星期六,兄弟姐妹带着各自的家人一起回到父母身边。这一天,是老金父母老宅最热闹的日子,四世同堂,祖孙满座,笑声满屋,成为村子里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
书香为业,烟火归心,金老师的回家日成了丈量子女对父母孝与爱的情感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