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绿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吃不厌的崇明炒瓜肉

  □施炳刚

  说实话,炒瓜肉这道崇明传统名菜,我小时候都难得尝到。寻常日子里是见不着它的影子的,唯有等到春节团圆,或是亲戚朋友家办喜酒,它才会作为冷盆之一,端上酒席的桌面,让我有机会一尝其味。

  炒瓜肉,也有人叫它炒肉瓜。刚端上桌时,那绛红的颜色,鲜艳得晃眼,又透着几分晶莹,盛在盆里是丝丝缕缕的模样,清清爽爽的,叫人一眼看去,若不是事先知晓,还真猜不出这是用什么做的。再仔细瞧,那肉丝和瓜丝,竟是一样的长短、一样的粗细,连数量都像是精心配比过,混在一起均匀得很。凑到跟前用鼻子闻,好像也闻不出多浓郁的香味,可一旦送进嘴里,脆爽的口感便先占了上风,紧接着香气在舌尖蔓延开来,而且是越嚼越有滋味,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要做正宗的炒瓜肉,主料得用老家崇明的特产——生瓜。先把半熟的生瓜洗干净,用菜刀从中间一剖为二,再冲洗一遍。这时候的生瓜水分足得很,可不能直接拿来腌制,得先放在阴凉处晾干。切记是“晾干”,绝不能暴晒,一直晾到生瓜微微发蔫,没了最初的水润劲儿才行。之后,就把这半干半湿的生瓜腌起来,让生瓜在盐的作用下慢慢发酵。

  生瓜这一腌,就得等上一两个月。制作崇明炒瓜肉的难点,就在这耐心等待与细致照料里。要是想让味道更上一层楼,还有更讲究的做法——把腌好的生瓜,放进老家用黄豆自制的“酱板”里,再酱腌上几天,那股子酱香渗进生瓜里,滋味就更地道了。

  有了瓜,自然少不了肉。肉得选上等的猪肉,后腿肉或是臀部的肉最好,还得是纯纯的瘦肉,一点肥肉都不能沾,这样炒出来的肉才够紧实,不会腻口。

  其实,炒这道菜的工序,说起来也不算多复杂,关键全在厨师的刀工和火候上。刀工切丝的手艺,直接决定了炒瓜肉的好坏。生瓜和瘦肉,得切得一样粗细、差不多长短,一般一寸左右就正好。肉丝和瓜丝,切得细一点会更入味,但也不能太细,要是细得跟粉丝似的,经不住爆炒不说,吃在嘴里也没嚼头。崇明炒瓜肉之所以越嚼越香,就是因为肉丝和瓜丝的长短、粗细刚刚好,爆炒的程度也拿捏得准。

  还有个重要步骤可不能忘——切好的瓜丝,必须先用清水泡上几个小时,中间多换几次水,把里面的咸汁都泡掉。宁可等炒好快要出锅的时候,再加点鲜酱油来调咸淡,也不能带着浓咸汁直接炒。

  爆炒之前,肉丝和瓜丝得按一比二的量来准备。等灶火旺起来,锅里的油烧得滚烫,先把肉丝倒进去,加些料酒、花椒、葱花和姜片,快速翻炒。眼看着肉丝稍稍变了颜色,就赶紧盛出来。接着往锅里倒少许精制油,把瓜丝倒进去炒,等瓜丝也变了色、微微收缩,再把刚才盛出来的肉丝倒回锅里,加进红酱油和食糖,继续快速翻炒。其间,可以稍微喷一点点水,但千万别盖锅盖,等香味飘出来的时候,就能出锅了。

  炒好的瓜肉,一般不当热炒吃,大多时候是做冷盆。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有不少人把它当成配早饭的小菜,就着粥吃。凡是到过我乡下老家,吃过这道炒瓜肉的人,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这炒瓜肉,是地道正宗、百吃不厌的农家菜。朋友们要是有机会到崇明来观光旅游,可千万别忘了尝尝这道美食,别错过了这份藏在农家菜里的崇明味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4版:综合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生活
百吃不厌的崇明炒瓜肉
金老师的“回家日”
在浦东生活真幸福
“阅兵”抒怀
东方城乡报绿野06百吃不厌的崇明炒瓜肉 2025-09-26 2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