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雅晴 王芳
坚持以“网格为基、多元共治”为理念,浦东新区书院镇东场综合网格通过整合党员干部、职能部门和志愿群体三方力量,积极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公共空间治理新格局,既有效破解了跨部门、跨领域的治理壁垒,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动志愿团体形成自治合力,持续推动区域环境宜居化建设和便民设施优化升级。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快速提升,老旧小区公共停车位资源日趋紧张,油车与电车车主因充电车位占用问题矛盾频发,不少居民反映诉求。针对这一突出民生问题,东场综合网格迅速响应,依托党建联席会议机制,联合镇社会工作办、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建中心等部门开展专题协商,并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多轮意见征询会。经过充分调研与民主协商,最终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在不影响整体停车秩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部分公共车位,试点加装智能充电桩,并配套实施“油电分流”管理措施,明确使用规则与监督机制,打造了“安心泊车空间”。此举不仅缓解了充电难问题,也减少了因车位占用引发的邻里纠纷,获得居民认可。
在东场综合网格,由45名老党员组成的“老兵特色俱乐部”正以“银发力量”重塑社区治理新格局。志愿者每日排班维护公共环境,还创新打造了“红色影院”,通过观影交流、故事分享等生动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社区。网格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这支“红色先锋队”的示范效应,衍生出退役军人讲师团、老兵调解室等特色平台,让这些“永不褪色的老兵”活跃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既扮靓了社区的“面子”,更厚植了文明的“里子”,让红色基因在基层治理中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东场综合网格创新“党建+志愿”模式,将小区党员、居民骨干、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凝聚成“四海一家”志愿服务团队,共同书写社区治理新篇章。曾经堆满垃圾的闲置空地,在志愿者们的巧手改造下焕发新生,通过自治金项目支持,这片卫生死角变身为生机盎然的共享果蔬园。如今,居民们在这里不仅收获新鲜蔬果,更收获了共建共治的喜悦。这种从“闲置地”到“共享园”的美丽蜕变,正是东场网格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打造宜居社区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