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乡村品牌,欧洲做法可借鉴

  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是大多数国家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如何平衡城乡关系,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品牌,更关系到乡村持续发展。欧洲各国因地制宜,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建设之路,涌现不少优秀案例,值得借鉴。

  保加利亚:特色农业“嫁接”旅游业

  保加利亚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都非常注重融入浓郁的地域文化元素,设计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巧妙地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

  保加利亚这个美丽的巴尔干国家,非常善于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他们将农业特色化、主题化,开发出诸如玫瑰节、薰衣草节、樱桃节和酸奶节等主题旅游项目,巧妙地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保加利亚是世界著名的玫瑰之国。卡赞勒克被称为保加利亚的“玫瑰之都”,充满民族风情的玫瑰采摘、玫瑰花车大游行、“玫瑰皇后”评选等系列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近年,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游客越来越多,给玫瑰节增添了东方色彩。

  保加利亚不仅有玫瑰,还有美味的酸奶和令人垂涎的樱桃。保加利亚被称为“酸奶的故乡”,是全世界酸奶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弘扬独特的酸奶文化,保加利亚还专门设立了酸奶博物馆供游客参观。被称为世界五大长寿村之一的保加利亚莫斯利安村是酸奶节的举办地,如今酸奶节就像玫瑰节一样,成为宣传保加利亚优质农产品和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又一个广阔平台,吸引更多中国和世界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值得一提的是,12年前,中国的光明乳业开启与保加利亚合作的“酸奶新丝路”,从此保加利亚酸奶伴随着这条“新丝路”来到遥远的东方。

  法国的普罗旺斯被誉为薰衣草的故乡,但少有人知的是,保加利亚的薰衣草同样令人惊艳,产量数年前就超越了法国。

  薰衣草及精油为保加利亚农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薰衣草种植面积扩大,保加利亚薰衣草也和玫瑰一起香飘四海。每年7月是薰衣草的收获季,保加利亚中部小城切尔潘会举办盛大的薰衣草节,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

  乡村旅游是了解保加利亚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通过这些极具特色的活动,游客可以体验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真正感受保加利亚人的待客之道。美味的当地美食,丰富的手工艺品,多彩的民俗,独具特色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都成了保加利亚的“名片”。通过资源挖掘、政府支持、产业延伸,保加利亚打造出一个个产业化、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德国:城乡协同均衡发展 

  德国具有城市化率高、城市化进程启动早的特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德国乡村振兴与治理伴随城市化进程经历多个阶段,形成当前以小城市和乡镇为主、相对均衡的城乡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相对分散、经济紧密互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为了增加乡村对企业的吸引力,德国高度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完善乡村功能布局规划,为企业和就业人口创造合理、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此鼓励企业和员工在小乡镇安家落户,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面向企业推出一系列土地和税收优惠,以此吸引企业向乡村迁移。

  “乡村更新”计划是德国现代化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德国联邦政府大力支持下,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乡村生活条件。除了吸引企业向乡村迁移,德国乡村的第三产业近年来也发展迅速。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在“乡村更新”计划的发展理念推动下在德国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托各种自然文化景观的德国“农家乐”“远足游”早已成为德国人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方式。遇有节假日或在旅游旺季,德国很多村镇甚至人满为患。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德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密不可分。德国在“乡村更新”计划中高度重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治理、环境治理、文物保护等一系列综合工程,保证了乡村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并着力开发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形成了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瑞士:生态优先美化乡村环境

  瑞士持续致力于乡村治理,全国各地乡村包括偏僻小村普遍整洁有序、环境优美,邮政电信服务和道路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堪称舒适宜居。

  瑞士把完善基础设施列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并通过立法来保障和督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落实执行,其中重点是道路交通运输、水电供应和电信服务等。包括定期维护、翻新和扩建基础设施;保障山区丘陵地带、夏季牧场以及特殊农作物区和农业企业的水电供应,以及未开发或开发不足地区的电信服务;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自筹资金等方式,完善农村学校、医院、天然气管道和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围绕生态农业主题不断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结构。针对农村尤其是农业保护区,推广生态平衡项目,改善农村供排水和灌溉系统,加强水资源和土壤管理,对耕地实施长期保护;整合农村土地权益冲突,重组土地所有权和租赁权安排,协调农村定居点和农业生产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各利益攸关方关切,制定农村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时突出包容性;协调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及土地开发项目,谨慎使用土地资源,保护生计。

  在区域层面,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农业农村区域合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支持区域农业农村发展项目。区域合作突出发展经济这一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更好地协调,推动各方合作,兼顾生态和社会文化项目,确保那些想为农村发展作出贡献的区域利益集团获得政府政策工具的支持。

  在资金方面,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经济援助、金融支持和技术扶持。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制定激励政策,包括向农民和农业企业发放资金补助、提供无息投资贷款和无息商业援助贷款等。

  瑞士还注重美化乡村环境,增强农村吸引力。通过营造环境优美、独具特色、交通便利的乡村,发展高价值的旅游休闲和文化项目,提升农业农村价值链,推进农村发展多样化,优化农村土地功能和用途,在确保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自然和文化景观。

  田晓军 谢飞 杨海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异域传真]
打造乡村品牌,欧洲做法可借鉴
张书明:把红薯做成了致富产业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打造乡村品牌,欧洲做法可借鉴 2021-05-25 2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