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首个智能化葡萄设施栽培基地“施泉”开建

  □陈宗健 摄文

  经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报批立项、总投资约1200万元的金山区2020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金山区施泉葡萄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目前正在施泉葡萄基地加紧建设,其前期的基础设施工程量现已完成三分之一。其中,适合基地机械化作业的首批棚架式优质葡萄苗木已顺利栽种,大棚的整体框架已初露端倪,预计年底即可收官。届时,从葡萄栽培至采摘将实现由传统人工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作业的转型升级,有望使金山品牌葡萄产业能级与经济效益再上一个台阶。

  施泉葡萄基地是金山区率先实施标准化绿色栽培的设施葡萄基地。基地负责人卢玉金自1986年起,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探索栽培新技术,使葡萄品质不断优化,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促进与带动了金山葡萄产业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金山葡萄产业链上的区域品牌优势。由他在金山率先引种的葡萄新品“阳光玫瑰”,如今已成为金山区葡萄主栽品种。此外,由他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的“申华”葡萄新品,经过多年的精心试种,也已显现出了不俗的品质及商品性,不仅葡萄果形佳、口感好,市场反响也不错,经济效益可观,正有望成为日后在金山具有良好市场发展潜力的又一款葡萄主栽品种。通过该品种的种植推广,也有望让上海自主创新的本土葡萄新品种有机会进入大众视野,打破长期以来由外来葡萄“洋品种”一统市场的“魔咒”。

  为了能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使施泉葡萄产业得以更长远发展与传承,卢玉金目前已让大学毕业的儿子、儿媳回来充当左膀右臂,从产销的整个产业链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严格调教,通过从实践中不断敲打,有意将其培养成有文化、懂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并以此为促进、推动金山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续储备。卢玉金儿子卢俊杰在大学修读的是计算机数字媒体,儿媳则是日语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一个熟悉现代多媒体销售路径,一个精通外语,能为卢玉金充当搭建互联网营销平台新载体、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一个得力帮手。

  作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名劳模及上海市人大代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卢玉金还时时关心着那些在发展中遭遇瓶颈的困难农户。如针对农户销售难这一痛点,卢玉金又通过结合他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指出,萄农们的销售困境,其问题症结主要还是他们的种植观念有些滞后,即常常偏重于产量而疏于品质提升,这便是制约农户市场出路的一大“堵点”。他认为,好的农产品其实并不愁销,而往往是不够卖,所以品种、品质及技术的不断优化,才是决定农产品市场活力并摆脱市场困境的关键性要素。于是乎,他在多年一线传、帮、带的实地互动中,尽自己所能,利用培训、网上直播等多种途径启发与指导农户,不断带动、辐射当地及上海周边省市的多地萄农共谋发展,积极发挥了他的行业“领头羊”示范作用。

  图为卢玉金(左)正在兴建中的智能化葡萄设施栽培基地,为他的儿子(右)传授着葡萄苗期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经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带您“一日看尽长安花”
金山首个智能化葡萄设施栽培基地“施泉”开建
导读
中国乡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金山首个智能化葡萄设施栽培基地“施泉”开建 2021-05-25 2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