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天泽 某日,在浦东新区一家社区小会议室里,挤滿了前来听课的居民。讲课的是高年资医生黄熙源,他讲课的题目是:消化道癌症初期的预防与治疗。讲课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赢得了广大居民的好评。会后不少社区居民还主动留下来,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这样那样问题,黄医生都一一作了耐心而细致的回答。像这样的社区健康科普讲座,黄医生在职时曾举办过四十多堂。
黄熙源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从医五十载。1995年引进到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退休前担任过消化科主任兼内镜室主任。他对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诊治和预防颇有研究与造诣,曾担任浦东新区医学会消化内镜学组首任组长。
黄熙源对自身健康十分重视。他家住在浦东塘桥,临近黄浦江。他经常到滨江大道散散步,走上几千步。“年老了身体总要动动,这样血脉畅通,才能延缓衰老。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真有道理,不动才是最可怕的。”
黄熙源最大的爱好是写古诗。他能背诵不少唐诗,有的诗句烂熟于心。他信手翻动一本笔记,里面有他写的诗词三百余首。有一首《七律 九三抗战胜利日有寄》的诗写道:如烟噩梦恨难消,每忆当时怒火烧。破碎山河遭侮辱,流离民众苦飘摇。八年奋战吾昂首,一纸降书寇折腰。今日重言密苏里,为防东海又兴潮。“写诗往往要搜索枯肠,写成后有一种成就感,给心理带来愉悦,是一种生活乐趣。”听说笔者也喜欢写古诗,但由于压韵与平仄写不好,他从书柜中找出王力写的《诗词格律》的书送给我。
谈到是否准备出一本诗集,黄医生说:再努力两年,累积得再多一些,以后准备出一本诗集。作为一种总结,也便于回顾。
黄熙源医生另一个爱好是练书法。他几乎天天都练,临的帖是《颜勤礼碑》《曹全碑》《孙过庭书谱》等。书桌上放置着一卷卷他写过的宣纸,展开一看,字迹清晰,飘逸潇洒,甚为好看。黄医生说:练书法,仿佛练一种内养功,站立着运笔,能使全身气血通融,有益于健康。
黄医生最后说:养生先养心。心灵只有平静安稳,不急不躁,才有益于健康与长寿。把自己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方能实现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