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但不能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厕所。大多数情况下憋一会儿也没关系,但长时间憋尿,养成了对抗自己尿意的习惯,就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一个人憋尿能憋多少?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泌尿外科专家称,膀胱是储尿器官,成人的膀胱大多可以容纳一杯半或两杯水,产生尿意的强度因人而异。膀胱充盈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原因,这也与一个人喝了多少水以及是什么水有关,比如短时间摄入大量水分,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酸性、辛辣的食物等都可能产生更快更强的尿意。多数情况下,成人两次排尿的间隔为3—4小时。
还有一些人经常上厕所,但每次只能尿出一点,即尿频。尿路感染是造成尿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患者往往有排尿不适感。因此,如果上厕所次数过多,需要找泌尿专科医生诊断,防止背后的安全风险。
精神压力也可能造成尿频,这种尿频可以通过训练改善。患者产生尿意的时候,可以暂时不上厕所,训练膀胱的忍耐力。一般来说,可以在尿意袭来时等待15分钟,看看是否可以忍住,是否还有上厕所的紧迫感。
专家建议,上厕所时要彻底排空膀胱中的尿液。有了“完成”的感觉时,再等一下还可能有一些尿液。因此,排尿最好一次确保全部完成,否则很短一段时间后又想上厕所了。
憋尿有害吗?多数情况下,让尿液在膀胱中多呆一会没什么害处。但是,尿液的滞留确实与尿路感染风险增加有关,膀胱中的残留尿液会增加细菌生长的可能性。因此,多喝水、定期排尿是解决细菌过度生长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