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天泽 在大木桥路家中,年已66岁的老新闻工作者肖振华从书橱里拿出《自我健身200例》《和健康对话》两本书,这是他在当记者编辑时注意收集各种材料写作编纂的。这两本书出版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因为抓住了健康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被称为“家庭保健的好帮手”,从中也可以看到这位新闻人对健康知识热情宣传的拳拳之心。
新闻人肖振华撰写和编辑的新闻作品近30件获得过上海和全国各类新闻奖项。个人写作出版了散文随笔集《你好,数字化生活》、《祝福的传呼》,主编了《应急应变300例》、《理财可以很简单》等书。
肖振华酷爱游泳,夏天他总要带着孙子到附近的游泳池去,边消暑边锻炼,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都会,能脚不沾池底地游一个多小时。他还购置了跑步机、划船机,时不时在家中锻炼一下。他家离滨江很近,傍晚时分常会去那里跑步或散步。
因为平时的伏案工作电脑前坐的时间很长,而久坐会危害身体健康,肖振华买来人体工学电脑椅,大大减缓久坐对人体的压力,预防单一姿势引发的各种脊椎疾病。同时他把自己家的电脑台改换成升降式,时而坐,时而站立,在网上看书看报、获取信息。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肖振华深有体会:此话讲得太准确了。
肖振华热爱旅游。退休后他每年策划组织各项活动,与老同学、老同事一起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饱览了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也放飞了心情。“这是人生一大享受,也是修身养性的需要”,肖振华说。
肖振华平时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11时睡觉,早上7时半起床,保证睡足睡好8小时。在膳食上他讲究平衡。早餐选择全麦面包,果酱是一次性的铝盒小包装,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平时喜欢吃鱼,较少吃肉,多吃蔬菜。晚餐的米饭中夹杂吃一些玉米、红薯等粗粮。“古人是‘过午不食’,我是过‘六’不食,6点晚饭后不再吃东西。李时珍说,饮食不节,杀顷刻。此话并非危言耸听,每餐要少吃几口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