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贤庄行百岁老人话百年古桥
  □通讯员 王英

  日前,笔者到庄行镇芦泾村。在与村总支书记施浩亮交谈中,听说该村8组村民王龙海家的竹园里,发现了一座建于百年前的古石桥(迄今为止有关志书上未有记载)。出于对文物的爱好,我喜不自禁,当即请施书记陪我到现场察看。走出村委会沿光明中心路往西约一里,折南走20多米是一条开浚于70年代末的东西向河道光明港,过桥便是8组村民王龙海的宅基。

  西面就是他家一个遗弃多年疏于管理的竹园,拨开小树、野藤,只见一座古石桥静静地卧在泥里。此桥单堍头、双桥面、花岗石平桥,桥墩全部埋在泥里,仅露出桥面和二河滩桥枕石。经过丈量,二块桥面板各长5米,宽0、55米,厚0.3米。二滩桥枕石长1.6米,宽0.5米。石桥柱因深埋在泥里,无法丈量。历经风雨腐蚀,桥上镌刻字迹模糊不清。施书记就拿了碗去舀水冲洗,隐约看清桥板二侧中间镌刻着“永寿桥”三个大字,两侧镌有祥云花纹。至于落款,横看竖看,只能看清是“民国四年夏立”。据此推算,这是一座建于公元1915年的古石桥。

  为了弄清这座古桥的情况,我俩先后采访了附近的二位年长老者。一位是竹园的主人王龙海,今年82岁,曾经担任生产队长。据他说,他家世代居住在这里,这座桥在小时候就有了,桥下的河叫“芦泾”。以前是牛溇村、板桥村、存古村等村民到庄行镇上的必经之桥,来来往往,过桥行人很多,他还和小伙伴站在桥上玩跳水,比赛数过桥行人谁准确。70年代初,生产队里买了手扶拖拉机,要开过桥去耕田,但桥面宽仅一米,拖拉机无法过桥。村民们就用钢钎、铁捧撬开,两块石桥板统一往外延伸20厘米。使手扶拖拉机的两个轮胎正好压在二块桥板上缓缓过桥,方便了河南河北农田耕耘。1977年底,开挖镇级河道光明港,原来的河道老芦泾填平了,古石桥也随之填没,村民改过道走了,这座桥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走出王家,施书记又带我来到住在桥附近的一位百岁老人家里。老太太名叫夏秀英,生于民国八年(1919),基本上与古桥是同龄人。老太太满头华发神清气爽,戴着土布饭单正与女儿拉家常。我们问起这座桥,老人说,这座桥她熟悉,叫“永寿桥”,比她大四岁。平时,桥上行人很多,非常闹热。后来新开挖光明港,填没了老芦泾,桥也成了旱桥,人们不走了也就淡忘了。当听到古桥还在,她非常高兴,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保护好。

  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使我深受感动。作为一个文物保护的志愿者,更应该要为进一步挖掘、保护文物、古桥而努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创新城项目“打响第一枪” 宝山吴淞拉开转型大幕
市检察院发检察建议督促提升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
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助力 同城快递行业规范经营
奉贤庄行百岁老人话百年古桥
他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稿上
东方城乡报视点06奉贤庄行百岁老人话百年古桥 2020-07-24 2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