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合资源办好农家书屋
  □朱永新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路径。农家书屋是开展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把好书送到家门口是对农民群众基本阅读权利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的有效举措。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巨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总体落后,广大农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有限、阅读习惯还未普遍养成,在乡村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先进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农民精神追求的任务还较重,农家书屋工程实效性还有待提高。为此建议:

  将农家书屋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合二为一,着力解决学校图书配备品质较低、图书馆利用率低、对阅读重视不够、缺乏阅读课程和活动等问题。在经费方面,由各责任部门按原有渠道筹集,使用时应充分发挥基层自主权,允许将不同部门的“项目”拨付资金因地制宜改作其他公共教育、文化活动资金;在图书配备方面,研制符合乡村实际、适合乡村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规范配备程序,确保适需的好书能够进入乡村。

  将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进行制度化设计,通过两个体系的资源整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调整以“出版发行”为出发点的“供书”思路,加大“供书”中的农民群众参与度,使广大农民群众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增加图书借阅和使用的便捷性,推广“一屋多点”的服务模式,将图书放在农民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使农民获取图书的途径更加多样和便利;吸引社会资本和力量进入,以委托管理等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水平,打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区域行政的限制,便于盘活和调配图书资源,使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质量明显提升。

  (摘编自《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走村镇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动态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连载
延长土地承包权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对基层干部的情怀要求
整合资源办好农家书屋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整合资源办好农家书屋 2019-12-10 2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