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多个社区的“智慧健康小屋”实现了快速落地,这种集为老服务、智慧体检、就医预约与健康档案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平台,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甚至评测精神压力等健康指标,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传到大医院的信息平台后,可永久储存,居民也可获得大医院医生提供的在线健康评测和健康指导等。
据了解,上海首批80所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是今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预计11月底将全部建成。2021年,全市每个街(镇)都将建有智慧健康小屋,智能健康服务将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智慧健康小屋”的核心其实是把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与居民的健康需求通过智慧化的方式实现链接,强化社区居民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丰富社区居民开展自我管理的途径,逐步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其服务人群不仅限于已经有健康问题的慢性病患者定期监测各项主要指标,更重要的是对尚未发现疾病隐患的健康人群起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等作用,护航“健康中国”。
以往深入人脑海中的观念都是“有病治病”而忽视了日常自我的健康管理,把“智慧健康小屋”建在居民的家门口,就是要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理念转变,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解决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将维护健康的“金钥匙”交到居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