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研居民需求建议
塘桥社区因地制宜改善垃圾分类体验
  □通讯员 蒋晓丽 赵天予

  早上8点出头,居住在塘桥街道东方汇景苑的顾老太拎着两袋垃圾走出家门,而一辆拖着两个垃圾桶的蓝色三轮车,已经在一旁等待多时,这是小区新设置的“移动定时垃圾投放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50多天来,塘桥街道广泛调研居民需求与建议,在各个居民区作出因地制宜的改善,让“新时尚”更有温度。

  东方汇景苑共有28幢居民楼,居住人口约2200人。小区南北2个出入口处,分别设置了2个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但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丢垃圾的问题还是很大。

  “我膝盖不好,走路只能慢慢挪,去小区门口一个来回也要20分钟。”顾老太说,而像她这样的老人,居民区内还有540名。为此,如何方便老人丢垃圾,同时又能确保垃圾分类的效果,成为居民区党总支研究的课题。

  通过多次专题会议上的“头脑风暴”,“移动定时垃圾投放点”开始在小区内投入使用。所谓“移动定时垃圾投放点”,其实是一辆拖着干、湿两个垃圾桶的电动三轮车,它会规定时间,依次前往小区内5个固定点位,并在每个点位停留20到30分钟,方便老人丢垃圾。

  “这个做法解决了老年居民投放垃圾距离过长的现实问题,同时,驾车的保洁人员会监督居民垃圾分类、湿垃圾破袋等情况,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实效。”龙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旭说。

  而在南城居民区东南华庭小区,新增的”误时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则成为了居民改变生活习惯的缓冲带。

  东南华庭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设置在小区地下车库B2层,每天早上7点至9点、晚上6点30分至9点开放。6月3日小区开始垃圾分类试运行,不久居民区党总支便收到一些居民的反馈意见:生活作息与丢垃圾的时间对不上。

  居民区党总支在向居民解释“定时定点”意义与重要性的同时,也尝试挖掘社区资源,为真正难以在规定时间内投放垃圾的居民想办法。最终,小区东北角一处闲置建筑成为“误时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让少数有需要的居民也能正常投放垃圾。

  “绝大部分居民都会将垃圾投放到固定点位,因为电梯直达地下车库,比较方便,误时投放点也因此能够服务到真正有需求的居民。”南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斌斌说。此外,物业还会对误时投放点内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确保垃圾正确分类。

  “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湿垃圾破袋……这些看似‘不方便’的措施,会倒逼出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洪明说。而对于实际操作中产生的问题,塘桥街道将与居民充分沟通,动员群众力量创新做法,因地制宜地解决这些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塘桥社区因地制宜改善垃圾分类体验
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实现快速落地
老党员义务磨刀,丽泽社区出“双侠”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05塘桥社区因地制宜改善垃圾分类体验 2019-08-23 2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