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川沙古镇,早已敞开胸怀迎接四面八方的宾客。这里商厦鳞次栉比,大街车水马龙,人们衣着时尚,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尤其让人心动的是,缤纷的现代元素中,时不时映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淳朴民风跃入眼帘,散发着几许古朴典雅的情调。
我们十多个志同道合的文友,开始了一次川沙古镇之旅。从川黄路图书馆集中出发,来到颇具特色的新川路,一股浓浓的地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新川路一条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华书店、电影院、市重点高中、文广中心和历史悠久的小学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仿佛置身于古镇清雅风韵与无穷魅力的曼妙世界里。
进入观澜小学,门前方是一柱悄然屹立的大石,上书两个遒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奋飞。校园内的建筑别具一格,有的刻有双谕廊,有的书有强民壁,其意不言而喻。一幢教学楼前,有黄炎培石像。观澜小学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原为观澜书院。早年一幢清代建筑风格的敬业堂建筑材料,已于30多年前被原汁原味地还原至东首不远处。学校秉持了一贯的严谨教学风格,其育人特色和教学质量在浦东地区颇受关注。奋飞,无疑是对学校宏大抱负和自身追求的最好注解。
古城墙公园是我们一行寻觅古迹的好去处。川沙城曾经筑有的城墙周长达四里,分别为镇海、迎瑞、太平和拱极四城门。随着岁月流逝,如今的明代古城墙只有50多米一段得以保存,并被划定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拾级而上,城墙上凹口、炮台和纪念碑亭历历在目。我在这里看到了一门当年使用的护城炮,虽已年代久远,却依然让人感受到了当年川沙人民不怕牺牲、抗击倭寇的坚定决心。绿树掩映下的城墙内,清风拂过,树枝摇曳。一座三层亭台矗立,显得秀美、大方,透着一股江南水乡的宁静和雅致。一条宽宽的护城河沿着城墙之外缓缓而过,风光煞是醉人。漫步在古城墙公园里,看诗人那精彩纷呈的对联和优美动人的诗句,感悟其中的意境深远。此时,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情之所钟的眷恋,一种意往神驰的感慨,耳边犹如响起当年的战斗号角和隆隆炮声,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震耳欲聋。于是,我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徜徉在风韵迷人的川沙古镇,不经意间,我就会被缤纷的历史元素所倾倒。中市街、场署街、牌楼桥、南市街,许多老建筑古色古香,故事连连。如一幢1956年建成的稻香食品商店,几个写在外墙上的红色大字依旧十分抢眼,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一座含有雕花与对联的牌楼矗立在路口上,“彪炳千秋”四个大字栩栩如生;小路两旁的两层木屋结构设有多家店铺,似乎在寻觅与经典的不解之缘。
川沙古镇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它的人杰地灵、名人众多更是天下闻名。内史第已成为川沙古镇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周二至周日游人可在此免费参观。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原沈家大院以建筑精美著称,是新川路游人的首选去处,教育家黄炎培曾给予“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的高度评价,可见内史第在川沙古镇、浦东乃至上海文化的地位及重要性。据有关资料显示,黄炎培就诞生于内史第的第三进宅院,如今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最知名的莫过于宋氏姐弟童年时期生活的印记。国母宋庆龄小时候在内史第生活的细节依然吸引着许多游人的目光。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讲解,细读珍贵史料,观看有关实物,对宋庆龄的爱国为民情怀深感钦佩,参观中我发现,前来这里的游人还真不少。出得门外,但见一排长长的壁画把内史第大门衬托得分外醒目。
古镇的心灵之约与美感,使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川沙450多年的建城史。这么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地方,至今依然风韵不减。我们身在其中如痴如醉,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