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宝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共同打造的原创沪剧《苔花》在区委党校大礼堂登台亮相。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区人大主任李萍、区政协主席丁大恒以及市文旅局、市教委、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的相关领导和各界观众到场观看,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大型原创沪剧《苔花》取材于现实中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郝静雯的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帮助一位患有抽动症的小学生陈子龙消弭疾病、发挥特长,找回自信,努力上进的故事。故事聚焦当下教育的热点问题,剧情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富有穿透力、感染力,全剧充满了正能量。《苔花》的试演,旨在引起全社会对于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深刻理解正确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在共同弘扬、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使广大观众感受到沪剧艺术的魅力。可以说,沪剧《苔花》是继《挑山女人》之后,宝山推出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作品,也是宝山文旅局与教育局探索文教结合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宝山文艺创作遵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富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据了解,该剧从构思策划到搬上舞台,历时四年。在前期创排阶段,《苔花》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宝山各中小学体验生活,和宝山区教育局的领导和老师一起研讨剧本,听取意见,使作品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富朝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曾拿下文华表演奖和二度梅花奖的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此次退居幕后担任编剧和总导演,力推一批青年新秀。华雯说:“我是提醒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牡丹固然艳压群芳,但世间百花齐放不可能都是牡丹,即便是平凡如苔花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骄傲,理应得到呵护和尊重。”在表演上,她手把手传授,帮助青年演员克服了很多难点,使他们在艺术表演上日臻成熟,更加凸显出宝山沪剧团擅长表现现实主义题材,以真实细腻的表演来刻画人物的艺术风格。同时,剧组还引入了14位爱好沪剧的小学生担任重要角色,有的小演员还获得过“小梅花”奖、“小白玉兰”奖,为《苔花》的演出增添了一抹亮色。据介绍,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宝山区教育局联合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在今年进一步推进传统戏曲“沪剧进校园”,并在宝山区罗店镇、高境镇做沪剧培训试点,进行系统的沪剧基础培训。打造沪剧特色学校,力争为宝山区的中小学打造一批优秀的沪剧小演员、艺术骨干,并为沪剧培养后备人才。同时通过组织小剧团的演员参加各类舞台演出、全市和全国性的各类比赛,来展现宝山区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成果,推广宝山教育改革探索的新风向,打造宝山区的文化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