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为中华民族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义务和责任。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温习总书记教诲,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联系实际思考,更是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多次强调要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有着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优势,有着2000多万市民对农业菜篮子、米袋子及休闲娱乐等诸多需求的广阔市场,也有着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和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土地分散、面积较小、瓜果蔬菜种植品种繁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难以形成的短板。因此,上海农机化发展必须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种种优势,盯住短板使实劲、下苦功,当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排头兵。
当好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的排头兵。习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在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上带好头、当标兵责无旁贷。为此,我们要在耕种收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机械化种植,实现到2020年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的目标。破解用地难题,推动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率先整建制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省)市”,在更高水平上高质高效推进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探索建设“无人农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示范推广耕翻、播种、植保等作业环节的无人驾驶农机,推广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维修保养服务、供需信息对接等智能化、信息化项目,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智慧农场新模式。
当好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的排头兵。习总书记指出:要管好“菜篮子”,保障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安全。沪郊常年菜田种植面积50万亩,负责本地市场80%的绿叶菜的供给。“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事关城市的安全稳定,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上海劳动力匮乏、老龄化倾向明显。为稳定蔬菜生产,必须按照“两个面向、两个对标”要求,实现“机器换人”。通过建设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展示蔬菜生产现代化的最新成果,立标杆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利用地方性补贴政策,围绕绿叶菜生产关键环节,发挥农机农艺“产学研推”合力,引进吸收、研发创新蔬菜生产新技术新装备。遴选推广生产急需、本市适用的蔬菜机械,指导蔬菜园艺场买好机械、用好机械,把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当好探索农机化绿色生产作业的排头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为中华民族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义务和责任。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畜禽粪便的混乱排放,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破坏水源、损害土壤、污染空气。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机化理应当好先锋。围绕农业生产双减目标,在精准施肥上,利用大数据技术,按需配方,试验推广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装备。在科学用药上,按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应用自走式植保机械和农用植保无人机。在秸秆禁烧和粪污处置上,疏堵结合,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装备试点,加大离田机械配置,优化作业技术路线,实施高标准秸秆机械还田。拓展秸秆利用途径方式,提高离田利用量。
当好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排头兵。习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我们要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扶持力度,落实设施用地、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政策措施,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机农合一等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形成以区域性农机合作社为主要架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机农合一、农机互助合作、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互联网+供需对接”等新型农机服务方式,发展全程机械作业、维修保养、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统购、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创新农机服务业态,探索发展农机租赁公司、“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新型服务主体,共享机具资源和市场资源。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农机服务领域向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环境治理等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全过程的拓展延伸,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作者系市农业农村委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