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普遍采用土塘或鱼塘改虾塘的方式进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当地土塘底质以泥沙质为主,泥质比例较高、大部分虾塘缺乏中央排污设施,尤其是鱼塘养虾,其底部淤泥较多,同时放苗量很大,放苗量大了以后,一旦塘底处理工作稍有疏忽,养殖20多天就出现水质难控制,各种有毒因子含量超标,严重者出现各种疾病,且不易控制,甚至出现大面积死虾的现象,给虾友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
底质恶化的造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1、虾塘淤泥厚,可以充分晒塘,以阳光将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下,将有害菌通过紫外线杀死,充分暴晒以后的塘底会更硬一些,不管是对对虾的生长环境,还是以后抓虾,都是有好处的。
2、清塘时期药品残留,这个要注意,在清塘时期要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低毒性药品,并且持续时间短的。千万别选择会长时间残留的药品。
3、晒塘时间太短,导致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病菌没被紫外线杀死。只要安排好时间,增加晒塘时间就好了,另外的衍生方法是,在把塘底充分暴晒以后,用推土机薄薄地推掉一层,既保养了塘堤,又保养了塘底。要注意的是,推过塘底以后,来年要记得多放底肥,以及补充微量元素。
4、投料过多,造成大量浪费,沉在底部腐烂。这是大家最容易疏忽的一点,也是危害系数最大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具体方法是,放两个观察台,记住放笼状的,假如是平底观察台,鱼类会吃掉观察台的饲料,造成对虾吃料快的假象。观察台的饲料投放量,一般是十斤料放一两。吃料速度以一个小时多两个小时内吃完为准。这样饲料利用得充分,养殖成本降低,对塘底还更好。
5、没有及时使用各类制剂处理塘底有机质。这个也不难,按时使用有益菌类进行生物改底,或者通过各类氧化剂进行物理改底。
6、水质过肥。这个可以经常性地冲进一些新鲜水,有目的性地进行上一条同类的操作。
7、天气差的时候导致的翻底,这个危害也很大,容易造成对虾大量死亡。解决办法是天气很闷的感觉,或者通过气压计看见气压过低了,就勤开增氧机,适当使用一些季铵盐类底改片。
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