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社区·图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小点“下沙烧卖”香飘大上海
  文/通讯员 王惠英  日前,非遗美食“下沙烧卖”在黄浦区天津路171号闪亮登场,这是继去年大连路店后,在上海市区开设的第二家分店,浦东航头地道的家乡小点香飘大上海。浦东其他2家分店也于日前开卖,吃货络绎不绝,烧卖供不应求。

  “你好,是郑女士吗?想问一下,你家店铺营业到几点?……”

  “你好,我想要预定几盒下沙烧卖……”

  一早,“下沙烧卖”第四代传人郑玉霞的手机就被类似的咨询电话打爆了,面对吃货们“狂轰乱炸”,她应接不暇,嗓子都喊破了,只好编辑了一条关于下沙烧卖的相关短信,友情发给每一个来电者。

  虽然当天寒意十足、雾霾指数超标,但依然阻挡不了大家赶来品尝下沙烧卖的热情!店内热气腾腾,现场排起了长队,大家争相购买品尝。小小的下沙烧卖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剁碎了的鲜笋和肉拌在一起,咬劲十足的皮、传统的手工艺,馅多得会从口子上冒出来,汤水一口包不住。下沙烧卖的制作要经过选料、擀皮、拌馅、包馅、蒸制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序,几百年来代代相传至今。

  2013年2月28日,“下沙烧卖”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落户航头下沙。2015年,在航头镇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下沙烧卖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升格。

  近年来,为了把下沙烧卖的传统滋味一直传承下去,航头镇文化中心与下沙烧卖两代传承人携手,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走入校园、走进商圈。通过各类培训和文艺节目,让更多市民熟悉制作技艺。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金融、建筑、IT等各行各业的青年朋友,更让来自巴基斯坦、韩国等国的外籍留学生啧啧称赞。中外友人通过亲身感受“下沙烧卖”独特的制作技艺,不仅收获了自己制作的美味,更生动了解了“下沙烧卖”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追寻着“非遗”传统文化的根源。

  “下沙烧卖”从小吃点心变身为“非遗”美食,身价倍增,航头也在传承保护发展“非遗”项目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曾有专家学者这么说过:“到了航头,一不小心就挖到了浦东文化的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禁毒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专版
   第B08版:社区·副刊
非遗小点“下沙烧卖”香飘大上海
“慈善公益联合捐”情暖东明
东方城乡报社区·图说B04非遗小点“下沙烧卖”香飘大上海 2015-12-25 2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