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柑橘主业搭建服务平台
华西村产业特色非常明显,全村441户村民,种植柑橘的农户就有305户。小小柑橘曾经是华西村民的最大骄傲,自上世纪80年代种植柑橘以来,正是依靠柑橘特色种植,村民纷纷盖起了小洋楼。然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的老化和市场的不景气,全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进入了低潮。在此背景下,村党组织和党员同志如何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对此,村党支部开展了探索和实践:一是重树产业自信。据了解,尽管目前柑橘遇到了一点问题,但是华西村柑橘种植的优势仍然比较明显,产业集中、规模效益、技术积累等,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柑橘种植,形成了一批以党员曹岳祥为代表的技术骨干力量,这些都是村民发展致富的重要依靠,华西村坚定地认为柑橘产业绝不能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柑橘质量、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二是党员服务引领。村党支部结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聚焦柑橘主业,构建了“1+5+N”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成立了1个党员先锋站,负责统筹谋划、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打破原有的区域性党小组划分,根据党员的特长、爱好,通过双向选择,建立政策宣传、生产服务、营销服务、特殊关爱、矛盾调解等5个服务型党小组,每名党员根据自身特点认领服务岗位。据介绍,目前全村共37名党员认领服务型党小组,其中有4名党员认领两个以上服务型党小组,认领率达到了97%。
三是实行党员积分。为了提高党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服务积分制度,依据党员提供服务的种类或难度设定1-5分5个等级,奖励不同的分值。如参与“橘园巡诊”活动积5分,为农户发放病虫害情报积3分等。原则上每名党员每年至少积满10分,对于积分较高的党员年终予以奖励,党员积分也将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
强化服务配套破解发展难题
近年来,由于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柑橘生产的农民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学习能力变差、种植技术跟不上、体力弱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华西村柑橘产业的发展瓶颈。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华西村党支部从橘农需求出发,摸实情、理需求、定服务,创新开展了柑橘服务“五字诀”:
一是生产资料“送”上门,在下种、施肥、打药的季节,农户需要将重几百斤的种子、肥料、农药运回家,为了帮助农户减轻负担,华西村专门成立了“小红帽”运送队,购置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免费为农户送货上门,今年共送8次,累计160余车;
二是种植技术“教”到户,由柑橘种植能手组建柑橘“土专家”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柑橘课堂”,并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橘园现场演示的双向模式,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今年开展讲座和柑橘现场会6次,发放病虫害情报20余期;
三是虫害树病“诊”到田,对于管培不到位的“病园”,华西村变被动为主动,以党员技术骨干为主体,成立“柑橘医生”队伍,每月开展“橘园巡诊”,为农户制定解决方案,今年以来累计为82户橘农上门提供了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四是标准化队伍帮“采”摘,为了规范采摘人工价格,减少果树损坏情况,村里组建了一支15人的标准化柑橘采摘队伍,针对柑橘销售季节采摘工难请的情况,到其他区域组织专业的采摘队伍,并组织业务培训;
五是党员组团帮“销”售,建立柑橘销售协会和“爱心帮销队”,免费为农户介绍小贩,帮助销售柑橘,去年帮销柑橘380余吨,同时还探索“果园+公园”的销售模式,将村里的柑橘直接送到中山公园等地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户的收益。
注重典型引领形成示范效应
记者了解到,华西村在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中,重在培养、挖掘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形成“评优争先”的良好氛围,达到了“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效果。该村的老党员曹岳祥是个柑橘种植能手,他经常钻在橘园里研究柑橘的种植技术,为了提高柑橘种植水平,他不断从书籍、专家、橘园总结经验,由于培管到位,他的柑橘亩产值最高时达到了每亩1万元,种的橘园产量高、质量好全镇闻名。为了将自己技术传给村民一起致富,每到果树打药、施肥、疏果等关键农时季节,他都将自己的经验撰写成文,复印给农户。此外,他还主动申请在村里组织橘农进行培训,仅2015年就组织培训了5次,在当地被誉为果树种植“土专家”。
另一位党员陆惠昌是村里收费最低的“黄牛”,一到柑橘成熟的季节,他就开始忙活着帮周围农户介绍小贩,对于孤寡老人他从不收取费用,仅去年他就帮助35户橘农销售柑橘600多吨,同时他还带头成立了瀛博果蔬专业合作社,购买选果打蜡机,给柑橘选果、打蜡、分级、装箱,让每斤柑橘的价格至少提高了8分,提高了橘农的收益。
此外,在华西村党员干部民情大走访中,村里了解到村民陈会泉家想成立采摘园,于是党员干部来了场“头脑风暴”,一起为陈会泉想办法、找路子,促成了“旅行社—采摘园”对接的模式,为了规范采摘园,村里还联系镇上免费为其设立了“振芳采摘园”的牌子。如今,采摘园成立以来,共接待50多辆大巴车,2300多人次,采摘柑橘约34500斤,大幅提升了橘农的收益。
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开展以来,华西村党组织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助农产橘销橘,关心民生民忧”上,通过全村党员的共同努力,柑橘品质差、销售难的情况逐步改善,切实解决了橘农的实际问题,获得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记者 杨清悦